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他汀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主耍药物,推测其主要作用机理是 (  )
A.升乳糜微粒,降极低密度脂蛋白B.升极低密度脂蛋白,降乳糜微粒
C.升低密度脂蛋白,降高密度脂蛋白D.升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密度脂蛋白

分析 通常所说的高脂血症主要是指血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升高.高脂血症是人体脂肪代谢异常的表现.主要分为三类: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混合性高脂血症.

解答 解:他汀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主要药物,其主要作用机理是升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密度脂蛋白.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血脂代谢和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高血脂包括高胆固醇血症,血脂化验中有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高胆固醇血症往往是家族性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大麦的穗部性状有穗型、芒状和稃状,其基因分别用D/d、R/r、H/h表示.二棱、长芒和有稃均为显性性状,六棱、短芒和裸粒为隐性性状.现用表现型为二棱短芒有稃和六棱长芒裸粒的两个纯合大麦品种杂交,F1全为二棱长芒有稃.F1自交产生的F2中表现型统计如表,(假定减数分裂过程中无交叉互换发生)请回答:
F2表现型二棱长芒有稃二棱短芒有稃六棱长芒裸粒六棱短芒裸粒
数量1791598605200
(1)请根据如表,在如图中染色体上标注出F1植株体细胞中D/d、R/r、H/h三对基因的位置(图中仅显示三对同源染色体).

(2)为进一步验证这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应将F1与F2中表现型为六棱短芒裸粒的大麦杂交,统计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是否符合预期.若符合预期,则表中F2表现型为二棱长芒有稃的纯合大麦约为199株.
(3)若F2中出现一株表现型为二棱长芒裸粒的大麦,原因是F1植株在减数分裂过程中H基因突变成h基因.
(4)研究发现大麦性状中二棱长芒的植株产量较高,若用新发现的这株大麦尽快获得稳定遗传的二棱长芒裸粒品种,请将该育种流程补充完整.
二棱长芒裸粒大麦植株→①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②将单倍体植株经过人工诱导,使染色体数目加倍→选出稳定遗传的二棱长芒裸粒大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菠菜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其圆叶(A)和尖叶(a)、抗病(B)和不抗病(b)为两对相对性状.为研究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某小组进行了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纯合的圆叶和尖叶植株进行正反交实验,后代均为圆叶.据此甲同学认为A、a 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乙同学认为A、a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有可能位于性染色体上.你认为哪位同学的结论更严谨?乙,请简述理由:当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或者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时,正反交后代均为圆叶,所以乙的结论更严谨.
(2)若A、a与B、b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丙同学利用基因型为AaBb的雌雄植株杂交,若子代有3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2:1,则可判断这两对基因与染色体的具体对应关系是A、b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a、B基因位于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溶酶体是动物细胞中一种由膜构成的细胞器,溶酶体是一种动态结构,它不仅在不同类型细胞中形态大小不同,而且在同一类细胞的不同发育阶段也不相同.如图为溶酶体的生成及其作用的过程,据图回答:
(1)溶酶体是高尔基体(细胞器)断裂产生的,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
(2)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车间”,一能分解细胞中的衰老、损伤细胞器;二是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3)溶酶体的生成及其作用的过程,说明这些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密切配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因发现“细胞自噬”机制而获得了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细胞自噬是指当细胞接收到诱导信号后.胞内的一些膜会把周围的细胞质吞进去形成“自噬体“.随后与溶酶体融合,经消化后,一些可利用的物质被送回细胞质循环利用.下列椎论不合理的是(  )
A.细胞“自噬体”对细胞质成分的吞噬具有特异性
B.当营养物质不足时,细胞的自噬作用会明显加强
C.胚胎发育过程中需要通过自噬作用来处理废弃的细胞器
D.自噬机制发生缺陷.会导致细胞内废物和垃圾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果蝇的某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其中一个基因在纯合时能使合子致死(注:AA、XaXa、XAY等均视为纯合子),有人用一对果蝇杂交,得到F1果蝇共185只,其中雄蝇63只,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成活果蝇的基因型共有3种.
(2)若F1雌蝇仅有一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隐性,F1雌蝇基因型为XAXA、XAXa
(3)若F1雌蝇共有两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显性,让F1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F2成活个体中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之比为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茶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为探究外源油菜素内酯(EBR)对茶树光合作用的调节机制,科研人员将适宜浓度的EBR溶液喷施于龙井43(A)、清明早(B)、香菇寮白毫(C)三种茶树的叶片上,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处理24h后测定茶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RuBP羧化酶(参与CO2的固定)活性以及rbcl蛋白(构成RuBP羧化酶的一种蛋白质)表达量,结果如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数据/分组净光合速率(Pn)
(μmol•m-2•s-1
RuBP羧化酶活性
(μmol•m-2•s-1
rbcl蛋白表达量
(相对值)
龙井43(A)对照组7291
实验组11303.4
清明早(B)对照组13282.2
实验组15352.7
香菇寮白毫(C)对照组6141.8
实验组14302
(1)茶树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时,驱动光反应与暗反应进行的能量分别是光能和ATP水解释放的化学能.
(2)RuBP羧化酶能催化一分子CO2与一分子C5结合生成两分子C3,当光照突然减弱的开始阶段,叶绿体中C5含量的变化趋势是降低.
(3)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外源EBR处理后A品种光合作用速率增大的主要原因是RuBP羧化酶的数量(rbcl蛋白表达量)大幅增加.由此可以看出,从根本上讲,植物激素可以通过影响基因的表达来实现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有关实验研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
B.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字模型,需要对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
C.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检测酒精的生成
D.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未体现对照原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的大小是决定生物对人类益或害的依据
B.增长型年龄结构预示着种群数量一定将增长
C.动物的出生率与性成熟的早晚无关
D.种群性比率的改变不能降低出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