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4.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和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5101520253035
光照下吸收CO2(mg/h)1.001.752.503.253.753.503.00
黑暗中释放CO2(mg/h)0.500.751.001.502.253.003.50
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仍然能够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在20℃和35℃生长速度相同
C.每天12h光照、12h黑暗,20℃时,该植物生长最快
D.每天12h光照、12h黑暗,长期保持35℃植物无法存活

分析 本题的实验变量有两个:温度和有无光照,而做出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光照下吸收CO2数值表示净光合作用速率,黑暗中释放CO2表示呼吸作用速率.然后,比较表格中的数字,根据数据的变化特点可以得出呼吸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而净光合速率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出现先增强后下降的趋势,25℃达到最大值.

解答 解:A、表中“光照下吸收CO2(mg/h)”代表的是净光合作用速率,“黑暗中释放CO2(mg/h)”代表的是呼吸作用速率.由表可知,在昼夜不停地光照条件下,只要净光合作用速率大于0,植物就可以正常生长,所以在35℃时该植物能正常生长,A正确;
B、20℃的净光合速率大于35℃的净光合速率,故昼夜不停地光照,植物在20℃生长速度较快,B错误;
C、有机物积累量=光照下积累的有机物量-黑暗下消耗的有机物量,故每天光照12小时,黑暗12小时,在20℃时该植物的有机物积累量最多,生长最快,C正确;
D、表中光照下吸收CO2量表示净光合速率,黑暗中释放CO2量表示呼吸作用强度,温度在35℃时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3.00mg/h,因此故每天光照12小时,黑暗12小时,长期植物无法生存,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了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关系,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分析表格的能力.在读表时,确定第一行值为净光合速率,第二行值为呼吸速率,并且一天中有机物的积累量=白天净光合作用量-夜间呼吸消耗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关于细胞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凋亡是细胞编程性死亡,等同细胞坏死
B.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不利于个体生长发育
C.人体肿瘤细胞的形成均与细胞癌变有关
D.癌变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细胞周期变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兴趣小组研究pH对黑藻光合作用的影响,其他条件适宜,结果如图(光合与呼吸速率用单位时间的氧气变化量表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由图1可知,黑藻光合作用的最适pH在7-9的范围内.当pH在4-6之间,随着pH的下降,黑藻的呼吸速率反而升高,原因可能是在酸性较强的条件下,黑藻细胞中的线粒体膜受损(生物膜受损),细胞区隔化被破坏,导致呼吸底物和酶接触,促进呼吸速率升高.若pH为5,其他条件不变,24小时后,黑藻的光合产物增加(增加、减少、不变).
(2)由图2可知,当pH逐渐升高时,黑藻叶绿素含量总体呈现先增长后(缓慢)减少的趋势.叶绿素主要分布在  上,提取时要加入碳酸钙防止被破坏.
(3)结合两图分析,相同的pH下,叶绿素含量对光合速率有直接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在色素的参与下将光能储存在ATP和NADPH中,形成活跃的化学能,用于碳反应中三碳酸的还原,从而推动光合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离体培养的一条神经纤维膜外①②处放置两个电极,连接到一个电表上,如图甲所示,箭头处给予一个适宜的刺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M点收到刺激后,该部位的膜外的电位变化是正电位变为负电位,产生该电位变化的原因是钠离子大量进入神经元膜内.
(2)当刺激产生的兴奋传到①时,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②次偏转,电流表观察到的电位差变化曲线应为图乙中的D.
(3)在高级中枢脑和低级中枢脊髓之间存在“上行传导束”和“下行传导束”,分别实现脊髓至脑的信息传递以及脑至脊髓的信息传递.现脊髓胸段截断的某个患者,仍可完成排尿反射活动,据此分析控制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最可能位于脊髓腰椎段(填“脊髓颈椎段”或“脊髓胸椎段”或“脊髓腰椎段”),经过医生的进一步检查,发现该患者可以感知到尿意,但大脑皮层无法控制憋尿活动,这是因为排尿反射中相关的分级调节受到了破坏,据此推测受到损伤的部位可能为下行传导束(填“上行传导束”或“下行传导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光不仅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也可以作为信号对植物的多种生理过程起调节作用,科研人员为了探究红光对拟南芥代谢过程中B蛋白和P蛋白的影响及相互关系做了一系列实验,并得出如下实验数据,请回答相关问题:

(1)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有两方面的用途,一是将水分解成氧气和[H];二是参与ATP合成.
(2)科研人员获得了拟南芥B蛋白缺失的突变体b.将野生型拟南芥和突变体b用不同强度的红光照射一段时间后,利用无水乙醇提取两种植株叶片中的光合色素,并测定含量结果如图1:
由图可推测:B蛋白可促进(填“促进”或“抑制”)光合色素的积累.
(3)利用突变体b与P蛋白缺失的突变体p进行杂交,后代经筛选获得双突变体bp,在持续红光照射下进行试验,结果如图2:
由上图可知,红光对突变体p的影响为促进(填“促进”或“抑制”)胚轴生长,且B蛋白缺失减弱 (填“增强”、“减弱'、“未改变”)红光对突变体p的影响,说明B蛋白和P蛋白在红光调控时存在关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下列关于制备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提取出的鸡成熟红细胞膜应含有蛋白质、脂质、多糖等物质
B.人的成熟细胞在生理盐水中不会发生水分子的跨膜运输,细胞体积不变
C.观察时可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进行观察
D.若选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应先用镊子去除细胞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甘蓝型油菜花色性状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花色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请回答:
表现型白花乳白花黄花金黄花

基因型

AA_ _ _ _

Aa_ _ _ _
aaB_ _ _
aa_ _ D_

aabbdd
(1)白花(AAbbDD)×黄花(aaBBDD),F1 基因型是AaBbDD,F1测交后代的花色表现型及其比例是乳白花:黄花=1:1.
(2)甘蓝型油菜花色有观赏价值,若要同时获得四种花色表现型的子一代,可选择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自交.
(3)黄花(aaBBDD)×金黄花,F1自交,F2中黄花基因型有8种,其中纯合个体占黄花的比例是$\frac{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澳洲某小岛上生活着两种棕榈科植物.研究认为在200万年前,它们的共同祖先迁移到该岛时,一部分生活在pH较高的石灰岩上,开花较早;另一部分生活在pH较低的火山灰上,开花较晚.由于花期不同,不能相互授粉,经过长期演变,最终形成两个不同的物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变化是这两个物种形成的根本原因
B.最初迁移到该岛时,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差别较大
C.花期不同是这两个物种形成的前提条件
D.与开花较晚比较,开花较早是有利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的含量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苏丹Ⅳ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用显微镜观察,可见红色的脂肪微粒.
(2)种子萌发的2-6天,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O(填“C”、“N”或“O”),其原因是种子萌发初期大分子有机物水解成小分子有机物,吸收的水成为有机物的成分.
(3)有同学猜测:NO3-浓度会影响种子的呼吸作用速率.写出探究NO3-浓度对小麦种子呼吸作用速率影响的简要思路(不要求预期结果与结论):在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分别用缺氮的完全培养液和不同NO3-浓度的完全培养液培养相同的等量种子;培养相同时间后测定呼吸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