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胰腺能分泌胰液.胰液通过导管注入小肠,其中的消化酶用来消化食物.胰液的分泌是如何调节的呢?如图表示胰液分泌调节的部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反射弧的效应器为迷走神经传出纤维末梢及胰腺.表明机体还可通过神经调节方式调节胰液的分泌.此时,胰腺表现出其外(内/外)分泌功能.
(2)胰腺不仅能分泌胰液,还能分泌激素,如图乙表示哺乳动物肝细胞内糖代谢的部分过程,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之后,能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图中X物质为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该物质和水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该过程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3)胰岛素能(能/不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葡萄糖?据此分析,因胰岛素缺乏导致的糖尿病患者体内,脂肪等非糖物质的分解会加快(加快/减慢/不变)?
(4)胰腺中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与肝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调节糖代谢过程,这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传递(或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5)用14C标记的葡萄糖研究细胞内糖代谢的过程中,发现血浆中的白蛋白也出现放射性,在白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中,依次出现放射性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分析 1、胰液分泌的过程是:食物刺激小肠黏膜,使其分泌促胰液素,进入血液作用于胰腺,从而分泌胰液;此过程属于体液调节,当刺激神经时也能促进胰液的分泌,说明胰液的分泌既受神经支配又受体液调节.
2、图甲:表示胰腺分泌液调节的2个途径:①神经调节:神经中枢→迷走神经传出神经→胰腺;②激素调节:盐酸→小肠粘膜→分泌促胰液素作用于胰腺.
3、图乙:葡萄糖进入细胞后,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产生丙酮酸,丙酮酸可以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丙氨酸;丙酮酸还可以进入线粒体进行彻底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4、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

解答 解:(1)图甲中反射弧的效应器为迷走神经传出纤维末梢及胰腺.表明机体还可通过神经调节方式调节胰液的分泌.此时,胰腺表现出其外分泌功能.
(2)胰腺不仅能分泌胰液,还能分泌激素,如图乙表示哺乳动物肝细胞内糖代谢的部分过程,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之后,能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图中X物质为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该物质和水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该过程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3)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葡萄糖;因胰岛素缺乏导致的糖尿病患者体内,脂肪等非糖物质的分解会加快.
(4)胰腺中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与肝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调节糖代谢过程,这反映了细胞膜具有胰岛A细胞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功能.
(5)用14C标记的葡萄糖研究细胞内糖代谢的过程中,发现血浆中的白蛋白也出现放射性,在白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中,依次出现放射性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故答案为:
(1)迷走神经传出纤维末梢及胰腺    神经调节            外
(2)丙酮酸        线粒体基质
(3)能      加快
(4)胰岛A细胞          细胞间信息传递(或细胞间信息交流)
(5)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胰腺分泌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过程、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有氧呼吸的过程、血糖调节过程等知识点,明确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过程、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有氧呼吸的过程、血糖调节过程,正确的解答试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3月分层练习生命科学试卷B卷(二)(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从右图遗传图解可判断该病的遗传方式可能是( )

①常染色体显性 ②常染色体隐性

③X染色体显性 ④X染色体隐性

A.①③ B.① C.②④ D.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 B.染色体和核糖体

C.中心体和核糖体 D.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脂肪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  )
A.脂质B.C.糖类D.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
B.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
C.所有的活细胞都要进行细胞呼吸
D.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能产生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下面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①~⑤为生理过程,a~h为物质名称,请回答:

(1)物质a分布在叶绿体的内囊体薄膜,提取该物质时加入CaCO3的目的是防止叶绿体中的色素被破坏.
(2)过程②和③发生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基质、细胞质基质.
(3)①~⑤过程中,必须有氧气参与进行的是⑤,f是C5  物质,g是CO2  物质,图中能够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是①③④⑤.(用图中数字回答)
(4)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被还原成糖类等有机物时,既要接受c
释放的能量,又要被e还原(两空均用图中字母回答).突然停止光照后一段时间,C3如何变化:增加,C5如何变化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有关PCR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B.PCR技术的原理是DNA双链复制
C.操作过程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D.PCR扩增中必须有解旋酶才能解开双链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植物性别决定为XY型,并且为雌雄异株.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该植物的耐寒和不耐寒(由基因A、a控制)、宽叶和狭叶(由基因B、b控制)为两对相对性状.用耐寒宽叶植株作为父本,不耐寒宽叶植株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子代雄株中表现型及比例为不耐寒宽叶:不耐寒狭叶=3:1,雌株中表现型及比例为耐寒宽叶:耐寒狭叶=3: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BbXAY、BbXaXa
(2)育种时在杂种一代中新发现抗霉病雌、雄植株各几株,相互交配子代性状分离,说明该性状的出现是显性突变(填“显性突变”或“隐性突变”)的结果,子代不抗霉病个体的比例最可能是$\frac{1}{4}$.
(3)研究发现,该植物当去掉部分根系时,会分化为雄株;当去掉部分叶片时,则分化为雄株.若要探究去掉部分根系的雄株的性染色体组成情况,可让其与正常雌株杂交.若后代有雄株和雌株两种类型,则该雄株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若后代仅有雌株,则该雄株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研究人员用克隆猕猴创建糖尿病模型,以探索该病的治疗方法.实验过程如下:将9只健康的克隆猕猴进行适应性饲喂2周后,随机分为甲乙两组.
甲:糖尿病模型组(6只)乙:正常组(3只)
饲喂4周高糖、高脂的饲料和充足的饮水、水果4周普通饲料和充足的饮水、水果
处理静脉注射30%的链脲佐菌素(糖尿病诱导剂)不做处理
采血3天后空腹采血,以后每周采2次,连续12周与甲组同时段空腹采血
处理A组:3只猕猴动脉注射一定量的干细胞悬液
B组:3只猕猴动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不做处理
采血注射后第1、6周空腹采血与甲组同时段空腹采血
请回答问题:
(1)链脲佐菌素为一种广谱抗菌素,具有抗菌、抗肿瘤作用,其副作用为破坏动物体内的胰岛B细胞导致动物患上糖尿病.
(2)血液中C一肽含量变化是诊断糖尿病型的重要依据.该分子的前体蛋白在细胞的核糖体合成,以胞吐方式分泌到细胞外.
(3)该实验中对照组是乙组和B组.实验中采用干细胞移植的方法治疗糖尿病猕猴.为追踪干细胞成活、分化等情况,研究人员设计了如下方法:选用正常雄性猕猴作供体,将干细胞移植到雌性糖尿病猕猴体内,干细胞中的Y染色体作为追踪的标记物.
(4)注射后第1、6周空腹采血,收集A组中某只猕猴24小时的尿液,经防腐处理后.取尿样2毫升加入本尼迪特试剂或斐林试剂,加热后试管中不出现颜色反应,说明移植的干细胞可以分化形成胰岛B细胞,并能分泌胰岛素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