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图中“粪便”中的能量属于食物链中A同化的能量 | |
B. | 图中“C摄入”的能量就是从B流入C的总能量 | |
C. | 图中的“乙”表示物种B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 |
D. | 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B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K值 |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是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入B处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其中甲表示B的同化量;乙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丙表示呼吸作用散失;丁表示分解者呼吸作用散失;图中D为分解者.
解答 解:A、图中“粪便”中的能量属于食物链中B摄入的食物中未消化部分即A同化的能量,A正确;
B、由于图中“C摄入”后有部分没有吸收,以粪便形式排出,所以“C摄入”的能量不是从B流入C的总能量,B错误;
C、图中的“乙”表示物种B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C正确;
D、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B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K值,保持动态平衡,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结合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入b处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重点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甲~丁的含义,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分化使细胞趋向于专门化,数目增多,全能性降低 | |
B. | 动物体中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不受基因的调控 | |
C. | 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 |
D. | 细胞衰老过程最终表现为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相应的变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均可以发生染色体变异 | |
B. | 低温可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 | |
C. | 染色体片段的缺失或重复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改变 | |
D. | 染色体之间交换部分片段不一定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生产者是图中的A | |
B. | 图中C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 |
C. | 碳在B、C、D、E、F之间,流动的形式是有机物 | |
D. | 若完整表示碳循环,需补充化石燃料燃烧产生C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山东省菏泽市高考模拟(三)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实验过程中温度和光照等条件适宜,O2、CO2在水中的溶解量和无氧呼吸不计):
步骤一:摘取外型正常、生长旺盛的菠菜叶若干,在叶上避开大型叶脉用打孔器打出直径为lcm
的小圆形叶片30片;
步骤二:用适当方法使小圆形叶片内部的气体全部逸出,放入黑暗处盛有蒸馏水的烧杯待用,此时叶片全部沉在水底;
步骤三:取3个小烧杯,分别倒入20mL富含CO2的清水,然后备放人10片小圆形叶片;
步骤四:分别对这3个实验装置进行强、中、弱三种光照,观察并记录同一时间段内各实验装置中小圆片浮起的数量.
(1)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
(2)将步骤二中的烧杯置于光照强度等均适宜的条件下,结果发现小圆形叶片仍全部沉在水底,试分析其原因: .
(3)农业生产上许多增加产量的措施,是为了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光合作用强度是指植物 .在实际生产中除了可通过适当增加光照强度来增加产量外,还可以通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