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请根据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方法,具体是用32P标记
 
,用35S标记
 

(2)噬菌体DNA复制时,由细菌提供的条件是:
 

(3)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是在
 
中的
 
上进行的.
(4)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离心后的沉淀物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不充分,少量35S 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
 
上没有分离.
(5)该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关键点是
 
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专题:
分析:1、噬菌体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解答: 解:(1)蛋白质外壳由C、H、O、N组成,DNA由C、H、O、N、P组成,则用32P标记DNA,用35S标记蛋白质.
(2)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并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合成,而DNA复制所需的原料、能量、酶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
(3)噬菌体的蛋白质是在细菌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4)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经搅拌离心后分布到上清液中,因此上清液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若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离心后的沉淀物中有少量放射性,原因可能是搅拌不充分,少量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没有分离.
(5)该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关键点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去观察DNA或蛋白质的作用.
故答案为:
(1)DNA   蛋白质
(2)原料、能量、酶    
(3)细菌    核糖体
(4)搅拌    细菌表面
(5)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去观察DNA或蛋白质的作用
点评: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理、化学、生物因素引起基因突变的机制是有区别
B、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遗传信息的改变
C、基因碱基对的缺失、增添、替换中对性状影响最小的一定是替换
D、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环境变化有明确的因果关系,为进化提供最初原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一定气候条件下,运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原理,测试田间作物的细胞液浓度,以此法获得作物代谢情况的必要数据.在此项测试中,实验变量(自变量)是(  )
A、作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状态
B、一定的环境温度或其他气候
C、制备的系列浓度检测液
D、作物细胞液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实验室中做“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时,在实验室教师的帮助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
实验组5分钟再过5分钟滴加清水5分钟
0.3g?mL-1蔗糖溶液x无变化质壁分离复原
0.5g?mL-1蔗糖溶液质壁分离y无变化
1mol?L-1KNO3溶液质壁分离质壁分离复原z
1mol?L-1醋酸溶液无变化细胞大小无变化细胞大小无变化
对上表的推断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
A、x为质壁分离,因为细胞壁伸缩性弱于原生质层
B、④组无变化是因为细胞吸水量等于失水量
C、z为细胞稍增大,细胞液颜色逐渐变浅
D、y为质壁分离,可能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对噬菌体的DNA用32P标记,让其中一个已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最后释放出100个噬菌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最后释放出的100个噬菌体中,有98个噬菌体的DNA含32P
C、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D、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合成,需要亲代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参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步骤:

(1)赫尔希和蔡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该实验能否用15N来标记,为什么?
 

(2)若要大量制备32P标记的噬菌体,需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
 
,再用噬菌体去感染它.T2噬菌体DNA复制的场所是
 

(3)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该实验标记的是
 
(DNA还是蛋白质),当接种噬菌体后培养时间过长,会发现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升高,最可能的原因是复制增殖后的噬菌体
 

(4)如图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的DNA仍有活性的原因可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请完成下列关于植物代谢的问题:
(1)把水稻和番茄培养在相同的环境下(培养液、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均相同).经过一段时间后,两种植物吸收NO3-、K+、Mg2+、SiO44-等无机盐离子的结果如图所示(图中结果表示:实验结束时培养液中各养分的浓度与实验开始时各养分浓度的百分比),请回答:①培养水稻的培养液,Mg2+的相对浓度比原来升高了,是因为
 

②培养番茄的培养液中,NO3-和K+的浓度变化不同,说明了
 
;培养水稻和番茄的培养液中SiO44-的浓度变化不同,说明
 
.均体现出植物细胞膜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③造成无机盐吸收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2)K+和Mg2+进入细胞的转运方式是
 
,这种吸收方式需要的两个基本条件是
 
 
.细胞吸收K+和Mg2+的方式,对活细胞生命活动的意义是
 
,这种吸收方式的实现,必须依赖的生理活是
 

(3)根据下列材料用品,验证氮元素对植物体的影响.已知:氮元素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成分,缺少氮元素,叶色较淡.
材料用品:番茄幼苗多株(大小、长势一样,叶片颜色均为深绿),A液(完全营养液)足量,B液(去掉氮元素的A液)足量,玻璃缸多只,多只固定植物的支架等.
方法步骤:(请补充完整空格中的有关步骤)
①取两组玻璃缸分别加入等量的A液和B液;
②在A液和B液中各固定一些番茄幼苗(两组中番茄幼苗数目相等),把两组幼苗培养在
 
的条件下;
③用
 
定期更换原来的培养液;
④观察两组幼苗的
 
情况.
结果:A液中番茄叶片颜色正常,B液中番茄叶片发黄.
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模型.a、b、c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d、e、f表示用于各营养级生物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g、h、i分别表示各营养级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j、k、l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
(1)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草同化的能量d=
 

(2)若一段时间内草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1×106kJ,那么图中最高营养级生物所获得的能量为
 
 kJ(能量传递效率用图中字母表示).
(3)若图中的箭头表示碳循环的一部分,则图中还应补充的成分是
 
,与之有关的生理过程包括
 

(4)若将上述草原生态系统开发成为农田生态系统,则其群落的演替方式是
 
,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生命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人体活细胞中氢原子的数目最多
B、线粒体、核糖体和叶绿体中都含有DNA
C、构成糖原和纤维素的单体都是葡萄糖
D、被动运输过程有时也需要膜蛋白的参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