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如图表示改变某一因素前后,淀粉溶液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还原糖的结果。请据此分析,改变下列哪种因素才能获得改变后的结果

A.温度 B.pH C.淀粉溶液量 D.唾液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南省新乡市高三上9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运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细胞呼吸时丙酮酸要转运到线粒体内才能进一步反应,

B. 一种氨基酸只能由一种tRNA物运

C. 主动运输使细胞膜内外离子浓度趋于一致

D. 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是物质运输功能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②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③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每条染色体上都含有一个DNA分子

④DNA分子有特定遗传效应的双链片段被称为基因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TGF-β1—Smads是一条抑制肿瘤的信号传递途径。研究表明,胞外蛋白TGF-β1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激活胞内信号分子Smads,生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恶性肿瘤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因此易分散转移

B.从功能来看,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

C.复合物的转移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

D.若该受体蛋白基因不表达,靶细胞仍能正常凋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学家用含有14C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的碳原子,这种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

A.二氧化碳→叶绿素→ADP

B.二氧化碳→叶绿体→ATP

C.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糖类、五碳化合物

D.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糖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器的描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可以将细胞内衰老的细胞器吞噬处理

B.动物、低等植物细胞都有两个中心粒,分裂前期发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D.酶、抗体、激素都在核糖体上合成,经内质网加工、高尔基体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据报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可以分解鸡毛的角蛋白酶,有可能被用来“消化”导致疯牛病和人类克雅氏症的毒蛋白。经实验表明,角蛋白酶确实能够破坏毒蛋白,使其丧失传染能力。由此可知,该毒蛋白有着与鸡毛中的角蛋白相似的

A. 氨基酸的数量 B. 空间结构

C. 氨基酸的种类 D. 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高二上入学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AUG、GUG 是起始密码子,在 mRNA 翻译成肽链时分别编码甲硫氨酸和缬氨酸,但人体血清白蛋白 的第一个氨基酸既不是甲硫氨酸,也不是缬氨酸,这是因为( )

A.组成人体血清白蛋白的单体中没有甲硫氨酸和缬氨酸

B.mRNA 与核糖体结合前去除了最前端的部分碱基序列

C.mRNA 起始密码所在位置的碱基在翻译前发生了替换

D.肽链形成后的加工过程中去除了最前端的部分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高二文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14C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位置如右图。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处理甲图中A端,不可能在甲图中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B.处理乙图中A端,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C.处理乙图中的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D.处理甲图中的B端,能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