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DNA和蛋白质提取与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有( )
A.提取细胞中的DNA和蛋白质都需用蒸馏水涨破细胞
B.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反复溶解与析出DNA不能去除蛋白质
C.蛋白质提取和分离过程中进行透析可以去除溶液中的DNA
D.蛋白质和DNA都可以用电泳的方法进行分离纯化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当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一个极体时 | |
B. | 当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二个极体时 | |
C. | 当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三个极体时 | |
D. | 当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中极体消失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二6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校同学在实验室开展生物技术实践活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A组同学制作泡菜。在泡菜腌制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的时间、 和食盐的用量;最后要向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这一操作的目的是 。
(2)B组同学制作腐乳。在制作腐乳过程中,在腐乳表面往往会有一层致密的皮,这层皮实际上是微生物的 ,对人体无害;加盐的作用是 、 ,避免豆腐块变质。
(3)C组同学下图装置制作果酒与果醋。
①葡萄汁装入发酵瓶之前要将发酵瓶清洗干净,用________________ 消毒。
②制作________ 时应将开关2打开,长而弯曲的胶管1在发酵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4)D组同学用鲜牛奶发酵制作酸奶,起作用的微生物主要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二6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载体
B.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C.选用细菌作为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是因为细菌繁殖快
D.只要目的基因进入了受体细胞就能实现成功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二6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一定范围内,缓冲溶液能够抵制外界的酸和碱对溶液pH的影响,维持pH基本不变
B. 缓冲溶液通常由1~2种缓冲剂溶解于水中配制而成
C. 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
D. 透析袋能使大分子自由进出,而将小分子保留在袋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二6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下图曲线表示的是温度和果胶酶活性之间的关系,此曲线不能说明的是( )
A.在B点之前,果胶酶的活性和温度呈正相关;之后,呈负相关
B.当温度达到B点时,果胶酶的活性最高,酶的催化作用最强
C.A点时,果胶酶的活性很低,但随着温度升高,果胶酶的活性可以上升
D.C点时,果胶酶的活性很低,当温度降低时,酶的活性可以恢复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二6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
B.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
C.离体器官或组织的细胞都必须通过脱分化才能形成愈伤组织
D.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组成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河北定州中学高一(承智班)下期末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某高等植物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过程图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的Ⅰ、Ⅱ、Ⅲ、Ⅳ代表的物质或结构依次为核孔、mRNA、核糖体、肽链
B.图中Ⅴ是叶绿体中的小型环状DNA,Ⅴ上的基因表达的产物是LUS,物质Ⅵ具有催化某种高分子物质合成的作用,则Ⅵ是DNA聚合酶
C.如果SSU是由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则rbcs基因中的碱基对数至少为3n
D.由SSU和LUS组装成的Rubisco能催化CO2+C5→2C3反应的过程,由此推测Rubisco存在于叶绿体基质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自然群落总是向物种越来越多,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的方向演替 | |
B. | 沙丘上造林说明了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 |
C. | 种群中的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镶嵌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 |
D. | 因土壤小动物活动范围小,其丰富度的调查可采用样方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