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也可能产生染色体畸变 | |
B. | 杂交育种不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 |
C. | 杂合的二倍体水稻经秋水仙素处理和花药离体培养,将获得纯合的二倍体 | |
D. | 将西瓜二倍体花粉传到四倍体植株雌花上,结出的果实为三倍体无籽西瓜 |
分析 1、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
(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①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
(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2、四种育种方法:
杂交育种 | 诱变育种 | 单倍体育种 | 多倍体育种 | |
方法 | (1)杂交→自交→选优 |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
原理 | 基因重组 | 基因突变 |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
举例 | 高杆抗病与矮杆抗病小麦杂交产生矮杆抗病品种 | 高产量青霉素菌株的育成 | 三倍体无籽西瓜 | 八倍体小黑麦 |
解答 解:A、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A正确;
B、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错误;
C、假设相关基因为A、a,则杂合的二倍体水稻的基因型为Aa,其经秋水仙素处理后的基因型为AAaa,经过花药离体培养将获得单倍体,基因型为AA或Aa或aa,C错误;
D、将西瓜二倍体花粉传到四倍体植株雌花上,结出的果实为四倍体有籽西瓜,该西瓜的种子种下去长出的植株才结三倍体无籽西瓜,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生物变异及其应用,要求考生识记生物变异的类型,掌握生物变异在育种工作中的应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治疗癌症的大多数药物的设计都是建立在阻止DNA复制或纺锤体形成的基础上 | |
B. | 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衰老对于生物体是有害的 | |
C. | 细胞分化导致细胞中遗传物质的改变 | |
D. | 细胞凋亡对生物的个体发育、机体稳态的维持等有着重要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组 | 亲代 | |
母本 | 父本 | |
A | 品种甲 | 品种乙 |
B | 品种乙 | 品种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 |
B. | 由浆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而成的杂交瘤细胞分泌 | |
C. | 与抗癌药物结合可制成“生物导弹” | |
D. | 体外培养B淋巴细胞可大量分泌单克隆抗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甲 | 乙 | 丙 | 丁 |
卷曲翅♂ | 卷曲翅♀ | 正常翅♂ | 正常翅♀ |
杂交组合序号 | 子代可能的性状表现 | 结论 |
甲×丁 | 卷曲翅与正常翅无性别之分 | 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
雌性全为卷曲翅,雄性全为正常翅 | 基因在X染色体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过程碱基互补配对时发生差错,经②形成的多肽可能不发生改变 | |
B. | ②过程形成的产物都能够直接承担生命活动 | |
C. | ①过程正处于解旋状态,形成这种状态需要RNA解旋酶 | |
D. | 浆细胞合成大量抗体主要是通过①过程形成大量mRNA完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①②④⑤ | |
B. | 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的是④ | |
C. | ⑥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是③中的两倍 | |
D. | ⑤中可发生基因重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第四组 | 第五组 | 第六组 | |
亲本 组合 | 纯合紫色× 纯合紫色 | 纯合紫色× 纯合黄色 | 纯合黄色× 纯合黄色 | 黄色×黄色 | 紫色×紫色 | 白色×白色 |
F1籽粒 颜色 | 紫色 | 紫色 | 黄色 | 黄色、白色 | 紫色、黄色、白色 | 白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所圈定的部位是腺嘌呤 | B. | DNA连接酶作用于②处 | ||
C. | 限制酶作用于③处 | D. | 解旋酶作用于④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