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在死亡的小鼠体内可分离出S型和R型两种活细菌 | |
B. | R型细菌菌落表面粗糙,不能使小鼠患病 | |
C. | 曲线bc段上升与S型细菌含量上升有关 | |
D. | S型细菌数量从0开始增多是由于R型细菌基因突变的结果 |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DNA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随着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S型细菌的数量呈现S型曲线的变化.R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开始时大部分会被免疫系统消灭,随着小鼠免疫系统的破坏,R型细菌数量又开始增加.
解答 解:A、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DNA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因此在死亡的小鼠体内存在着S型和R型两种细菌,A正确;
B、R型细菌菌落表面粗糙,不能使小鼠患病;S型细菌菌落表面粗糙,能使小鼠患病而死亡,B正确;
C、随着S型细菌含量上升,小鼠免疫系统的破坏,R型细菌数量又开始增加,所以曲线bc段上升,C正确;
D、S型细菌数量从0开始增多是由于部分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并繁殖的结果,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要求考生掌握格里菲斯体外转化实验的过程及实验结论,明确S型细菌的DNA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解释各段曲线下降或上升的原因,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浙江省临海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的3种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内填序号)
(1)可能代表氧气转运方式的是图中[ ] ;碘进入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 ]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过程是图中[ ] 。
(2)①、②种运输方式合称为 。
(3)与细胞表面识别有密切关系的结构是细胞膜上的 成分。
(4)从细胞膜的功能特性看,它是 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Ⅰ表示的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 | |
B. | 图Ⅱ表示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 |
C. | a、b、c、d染色体的组成各不相同 | |
D. | 图Ⅲ是4个精细胞,变形后形成4个精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1中③和④时期的细胞中含有的核DNA分子数相同、染色体数不同 | |
B. | 图1的③⑤时期细胞核中DNA分子数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中期相同 | |
C. | 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能发生图2所示过程的只是图1所示的①时期 | |
D. | 从图2过程可知,DNA分子上不同的基因转录的模板链可能是不同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一般情况下,一条染色体中最多可含有4条脱氧核苷酸链 | |
B. | 含有m个腺嘌呤的DNA分子,第n次复制需要m•2n-1个腺嘌呤 | |
C. | 在细胞的分化过程中,mRNA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发生变化 | |
D. | 用32P标记某精原细胞的DNA双链,产生的精子中有50%含有32P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选择多对栗色马和白色马杂交,若后代栗色马明显多于白色马则栗色为显性;反之,则白色为显性 | |
B. | 选择多对栗色马和栗色马杂交,若后代全部是栗色马,则说明栗色为隐性 | |
C. | 自由放养的马群自由交配,若后代栗色马明显多于白色马,则说明栗色为显性 | |
D. | 随机选出1匹栗色公马和4匹白色母马分别交配,若所产4匹马全部是白色,则白色为显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选项 | 比较项目 | 现象Ⅰ | 现象Ⅱ |
A | 反射弧的完整性 | 不完整 | 完整 |
B | 是否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 可以不要 | 一定需要 |
C | 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 | 多 | 少 |
D | 与缩手相关的肌细胞数量 | 多 | 少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DNA在复制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差错,但这种差错不一定改变生物的性状 | |
B. | DNA的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 | |
C. | DNA的复制通常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 | |
D. | DNA的复制过程需要DNA连接酶和解旋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抑制膜上栽体的活性会阻碍水稻根细胞吸收Mg2+ | |
B. | 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 | |
C. | 新生儿从乳汁中获得抗体需要消耗能量 | |
D. | 离子、氨基酸、葡萄糖等都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