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图甲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图乙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在某些情况下,靶细胞也可以是分泌细胞
B.图乙中a是下丘脑,b是垂体,c是甲状腺
C.图甲中的分泌物一般会运输到全身但只作用于靶细胞
D.体液调节中分泌物的作用是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探究生长素(IAA)和乙烯对植物生根的影响,科学家用拟南芥下胚轴插条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生长素浓度高于50μmolL-1时抑制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
B. 由上图结果可知,乙烯对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 两种激素浓度为0时拟南芥下胚轴插条均能生根,与内源激素有关
D. 由上图结果可知,相同浓度下IAA更利于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甲图是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染色体变化示意图,乙图表示该种动物体内某些分裂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变化。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中A、B、C细胞中属于有丝分裂的是________。
(2)B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A含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3)在图甲C细胞中,对应图乙的________时期(填图中字母)。
(4)若该动物体细胞内有两对等位基因Y、y和R、r,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图C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1表示神经纤维上某点受到刺激后对膜外电位的测量,图2表示神经纤维某部位在受到一次刺激前后膜内外的电位变化。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1中神经纤维没有接受刺激前的电位特点是外正内负,是由K+外流形成的
B. 图2中从A到C是动作电位形成的过程,是由Na+内流形成的
C. 如果神经纤维膜外的Na+含量较低,则图2中C的电位将下降
D. 在没有接受刺激时,图1中的电位计可测量到静息电位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1表示我国自主研发的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主要培育流程,图2是天然土壤农杆菌Ti质粒结构,图示部分基因及部分限制性内切酶作用位点。
(1)人工合成杀虫基因的过程中,原料是_____,并需要加入_____酶催化。
(2)若限制酶Ⅱ切割DNA分子后形成的末端为-CTGCA#/DEL/#-G#/DEL/#,则该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是_____.
(3)组建理想的载体需要对天然的质粒进行改造.下列关于质粒运载体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使用质粒运载体是为了避免目的基因被分解
B.质粒运载体只能在与目的基因重组后进入细胞
C.质粒运载体可能是从细菌或者病毒的DNA改造的
D.质粒运载体的复制和表达也遵循中心法则
E.质粒运载体只有把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DNA中才能表达
F.没有限制酶就无法使用质粒运载体
(4)为了保证改造后的质粒进入水稻细胞后不会引起细胞的无限分裂和生长,必须去除质粒上 _______(基因),可使用的限制酶是________
(5)经限制酶Ⅱ改造过的质粒和带有抗虫基因的DNA分子构成重组Ti质粒,导入土壤农杆菌,分别以含四环素和卡那霉素的培养基培养,观察到的农杆菌生长的现象是 _____
(6)④过程应用的生物技术主要是_____;从个体水平检测“华恢1号”具有抗虫性状的方法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是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模型,图乙是某种草食性动物被引入某岛屿后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图丙是该种生物在某调查阶段种群数量变化的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 ,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害虫,是通过破坏__________(填数字)而抑制害虫种群数量增长的。
(2)图乙表明,该动物在1820~1860年的40年间很可能会导致其他一些草食性动物的灭绝,1880年后该动物的数量小幅度波动,该动物在该岛屿上的环境容纳量大约是________只。
(3)据图丙可知,该动物在调查的第15年时年龄组成是____________,20年内该动物的数量最多的年份大约是第__________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图(a)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深呼吸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回答下列问题:
(1)肺牵张发射发生需要位于___________的神经中枢调控。大脑皮层除了感知外部世界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还具有语言、学习、_____和_______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2)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___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其效应器是__________。
(3)图(a)中神经元①和②之间形成的突触[放大后的突触如图(b)所示]中,突触前膜可通过_______方式释放物质X至_______。在神经元之间兴奋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兴奋到达①时,膜内外的电位为_______,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_____内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油菜素内酯(BR)广泛存在于植物的花粉、种子、茎和叶等器官中,是第六大类植物激素。实验表明,BR基因的表达与转录因子BZR1是否能作用于启动子有关.当BR浓度低时,BIN2会处于活性状态使BZR1降解失活.当BR浓度高时,会诱导BRI1被激活,从而抑制BIN2的活性.
(1)根据图1中油菜素内酯(BR)的部分作用机理,可推断其生理作用类似于五种植物激素中的_____.
(2)判断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_____.
A.BR作为一种植物激素,在调节生长发育过程中只是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B.BR浓度高时,BRI1抑制BIN2的生成,BZR1促进BR调控基因的表达
C.BR浓度低时,BIN2浓度高,BZR1的量减少,抑制BR调控基因的表达
D.当BR基因表达时,BR的合成受抑制;BR基因的表达与BZR1有关
为了研究油菜素内酯(BR)在植物向性生长中的作用.科研人员在黑暗条件下用野生型和BR合成缺陷突变体拟南芥幼苗进行实验,三组幼苗均水平放置,其中一组野生型幼苗施加外源BR,另外两组不施加,测定0~14h内三组幼苗胚轴和主根的弯曲度,结果如图2所示。
(3)上述实验均在黑暗条件下进行,目的是_____.实验结果可知,主根和胚轴弯曲的方向_____(一致/相反).施加外源BR的野生型幼苗的胚轴、主根在_____h时就可达到最大弯曲度,BR合成缺陷突变体的最大弯曲度形成的时间较其他两组_____(提前/延迟/相当),说明_____。
(4)生长素(IAA)可引起G酶基因表达,G酶可催化无色底物生成蓝色产物.科研人员将转入G酶基因的野生型和BR合成缺陷突变体植株主根用含有无色底物的溶液浸泡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野生型植株主根的蓝色产物分布于分生区和伸长区,而BR合成缺陷突变体植株主根的蓝色产物仅分布于分生区,说明BR影响IAA的分布,推测BR能够促进IAA运输的方向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绿色植物体内以葡萄糖作为底物的有氧呼吸过程模式图,1~8表示相关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1→2反应的酶存在于线粒体的基质中
B.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没有7的产生
C.3可以提供给叶绿体
D.8可以参与叶绿体基质中的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