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5.下面是关于细胞中水含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水是人体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B.老年人细胞中含水量比婴儿要少
C.越冬植物的细胞内自由水和结合水含量比值一般较高
D.新陈代谢旺盛的植物细胞含自由水较多

分析 1、与代谢强度的关系:
①一般情况下,代谢活跃时,生物体含水量在70%以上.含水量降低,生命活动不活跃或进入休眠. 
②当自由水比例增加时,生物体代谢活跃,生长迅速.如干种子内所含的主要是结合水,干种子只有吸足水分--获得大量自由水,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
2、与抗逆性的关系:
 当自由水向结合水转化较多时,代谢强度就会下降,抗寒、抗热、抗旱的性能提高.旱生植物比水生植物具有较强抗旱能力,其生理原因之一就是结合水含量较高.

解答 解:A、水是人体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A正确;
B、老年人细胞中含水量比婴儿要少,B正确;
C、结合水与植物的抗逆性有关,越冬植物的结合水含量升高,因此细胞内自由水和结合水含量比值一般较低,C错误;
D、新陈代谢旺盛的植物细胞含自由水较多,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组成细胞化合物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水的含量、存在形式,掌握自由水和结合水与细胞的代谢以及植物抗逆性之间的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常德市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时,只能用碘液进行鉴定

B.利用重铬酸钾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酒精时,只能在中性条件下进行

C.在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实验时,只能用斐林试剂检测

D.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需要设置空白对照进行比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某同学分析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处于不同阶段的细胞,对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分子的数量制作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其中甲、乙、丙表示不同时期的细胞,a、b、c表示物质相对数量,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a、b、c分别表示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的相对数量
B.甲细胞可能进行中心体移向细胞两极并形成纺锤体
C.丙细胞可能进行旺盛的RNA和蛋白质的合成
D.甲、乙、丙细胞可能分别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后期、间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可作为生理盐水,原因是(  )
A.与人体血浆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相同,输入不会使细胞失水皱缩或吸水涨破
B.0.9%的氯化钠的浓度与人体细胞所处液体环境的浓度相同
C.0.9%的氯化钠的浓度高于人体细胞质浓度,细胞容易吸收氯化钠
D.0.9%的氯化钠的浓度低于人体细胞质浓度,细胞容易吸收溶于水中的药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细胞既含有同源染色体,又含染色单体的是(  )
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②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③有丝分裂后期   
④有丝分裂中期    
⑤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④⑤D.②③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为了加深对分离定律的理解,某同学在2个小桶内各装入20个等大的方形积木(红色、蓝色各10个,分别代表“配子”D、d).分别从两桶内随机抓取1个积木并记录,直至抓完桶内积木.结果,DD:Dd:dd=6:8:6,该同学感到失望.给他的建议和理由中不合理的是(  )
A.把方形积木改换为质地、大小相同的小球,以便充分混合,避免人为误差
B.每次抓取后,应将抓取的配子放回原桶,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
C.继续重复抓取,保证遗传因子的随机分配和足够大的样本数
D.将某桶内的D配子减少到一半,因为卵细胞的数量比精子少得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中甲、乙表示两个水稻品种,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①~⑦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②过程简便,但培育周期长

B.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

C.⑤过程的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

D.②和⑦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①制备重组DNA分子,②转化受体细胞,③筛选出获得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培养受体细胞并诱导目的基因的表达,④获取目的基因,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③②④①B.②④①③C.④①②③D.③④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为微生物的实验培养和纯化醋酸菌的部分操作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是制备培养基时倒平板中的主要操作,该操作需使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目的是通过(灼烧)灭菌,防止瓶口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2)图中所示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完成步骤④的操作,接种共需要6次的灼烧处理,其中最后一次灼烧的目的是及时杀死接种环上残留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3)纯化的醋酸菌菌种将频繁用于果醋生产,则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保存菌种,但这种方法保存的时间不长,原因是菌种容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
(4)将醋酸菌加入果酒中,乙醇为醋酸菌的生命活动可提供能量和碳源,将温度控制在30~35℃,可以获得较多果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