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图1:乙为生产者,丙和丁为消费者,甲为分解者.
分析图2:A为生产者,BC为消费者,D为分解者.
解答 解:(1)在无机环境和生态系统之间进行的物质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的是甲(分解者)和乙(生产者);生态系统的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主要以含碳有机物 的形式流动.
(2)分析图2,该食物链中,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frac{15}{135}×100%≈11.1%$;水稻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为(900-455)×108=4.45×108kJ.
(3)能量传递效率是指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而不是发生在两个生物个体之间,因此这种说法不正确.
(4)生态系统中捕食者可以根据被捕食者的气味寻找食物,而被捕食者也可以根据捕食者的气味躲避敌害,这说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的特点是双向传递,同时也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的作用是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故答案为:
(1)甲和乙 含碳有机物
(2)11.1% 4.45×108
(3)不正确;能量传递效率是指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而不是发生在两个生物个体之间
(4)双向传递 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点评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掌握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识记生态系统的功能,掌握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计算,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内膜和类囊体的薄膜上 | |
B. | 同线粒体一样,叶绿体的内膜极大地扩展了受光面积 | |
C. | 叶绿素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两种,叶绿素a呈蓝绿色,叶绿素b呈黄绿色 | |
D. | 叶绿体中的色素只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进行光合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脂肪、蛋白质和核酸都能被相应的酶水解 | |
B. | 骨骼肌纤维内乳酸积累过多,会引起细胞体积增大 | |
C. | 人体细胞内,线粒体中$\frac{{O}_{2}}{C{O}_{2}}$比值比细胞质基质高 | |
D. | 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frac{{C}_{5}}{{C}_{3}}$的比值,停止供应CO2后比停止前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调查其种群密度时只统计样方内部的植株 | |
B. |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能间接影响该种群的种群数量 | |
C. | 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是该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 |
D. | 调査种群密度可用五点取样法或等距取样法选取样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核糖、脱氧核糖、淀粉 | B. | 脱氧核糖、核糖、乳糖 | ||
C. | 核糖、葡萄糖、糖原 | D. | 脱氧核糖、葡萄糖、糖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rac{1}{8}$ | B. | $\frac{1}{16}$ | C. | $\frac{1}{32}$ | D. | $\frac{1}{6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生态系统中,这种蜣螂属于消费者,不属于分解者 | |
B. | 蜣螂捕食蜈蚣降低了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 |
C. | 蜣螂作为科研材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 |
D. | 该蜣螂能沿直线滚粪团是接受了物理信息的结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细胞中含有结构①,则甲可能是硝化细菌 | |
B. | 若要判断乙是否为植物细胞,则不能仅依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② | |
C. |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能判断甲、乙都为原核生物 | |
D. | 根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③,可将甲、乙、丙三种生物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