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为了更好地揭示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机制,可用猴进行科学实验(如右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   向传递的。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          →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经引起        兴奋,导致     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       
(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            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     区域被损伤,引起了     缺乏。

(1)单 神经递质(或乙酰胆碱) 与(后膜特异性)受体结合 停止传导(或消失,抵消) (2)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神经—体液调节 (3)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4)下丘脑或(神经)垂体 抗利尿激素(或ADH)

解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AB段酵母菌呼吸发生的场所是      ;曲线BC段酵母菌呼吸的方式为          
(2)酵母菌种群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除葡萄糖大量消耗外,还有              
(3)在T1~T2时段,单位时间内酵母菌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有                                
(4)某同学在T3时取样,统计的酵母菌种群数量明显高于D点对应的数量,原因可能有                    和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出现错误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本校连续四年来全体学生的体检结果对全体学生进行红绿色盲发病情况的调查,结果汇总如下表,请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回答:

性状
表现型
2004届
2005届
2006届
2007届
男生
女生
男生
女生
男生
女生
男生
女生
色觉
正常
404
398
524
432
436
328
402
298
红绿色盲
8
0
13
1
6
0
12
0
(1)第1组同学分析上表数据,可反映出红绿色盲遗传具有               特点,并计算出调查群体中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            
(2)第2组同学希望了解红绿色盲症的         ,所以调查色盲男生甲的家族遗传病史,记录如下:男生甲的外祖父为红绿色盲,但其外祖母、祖父母、父母均正常。请问:男生甲的家族中色盲基因的传递途径是:                →男生本人。
(3)调查中发现一男生(III10)患有红绿色盲,其姐姐患有白化病,经调查其家族系谱图如下:

①若III7与III9婚配,生育子女中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②若III7为肤色正常的纯合子,与基因型为aaXBXB的女性结婚,妻子怀孕后到医院进行遗传咨询,了解到若在妊娠早期对胎儿脱屑进行检查,可判断后代是否会患这两种病。妻子应采取下列哪种措施        (填序号),若妻子基因型为aaXBXb,应采取下列哪种措施         (填序号)
A.染色体数目检测  B.基因检测    C.性别检测   D.无需进行上述检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为研究森林群落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美国一研究小组在某无人居住的落叶林区进行了3年实验。实验区是两个毗邻的山谷(编号1、2),两个山谷各有一条小溪。1965年冬,研究人员将2号山谷中的树木全部砍倒留在原地。通过连续测定两条小溪下游的出水量和硝酸盐含量,发现2号山谷小溪出水量比树木砍倒前升高近40%。两条小溪中的硝酸盐含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问题。
(1)大气中的N2进入该森林群落的两种途径有     。在森林群落中,能从环境中直接吸收含氮无机物的两大类生物是     
(2)氮元素以N2、N和     的形式被生物吸收,进入细胞后主要用于合成               两类生物大分子。
(3)图中显示,1号山谷溪水中的硝酸盐含量出现季节性规律变化,其原因是不同季节生物 
(4)1966年5月后,2号山谷溪水中的硝酸盐含量急剧升高,主要的两个原因是  
(5)硝酸盐含量过高的水不宜饮用。在人体消化道中,硝酸盐可转变成亚硝酸盐。N能使DNA中碱基对中的“C”脱氨成为“U”。上述发生突变的碱基对经两次复制后,在该位点上产生的碱基对新类型是          
(6)氮元素从森林群落输出的两种途径是  
(7)该实验结果说明森林群落中植被的两个主要作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自交不亲和性指某一植物的雌雄两性机能正常,但不能进行自花传粉或同一品系 内异花传粉的现象,如某品种烟草为二倍体雌雄同株植物,却无法自交产生后代。请回答:
(1)烟草的自交不亲和性是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S1、S2……S15)控制,以上复等位基因的出现是       的结果,同时也体现了该变异具有        特点。
(2)烟草的花粉只有通过花粉管(花粉管由花粉萌发产生)输送到卵细胞所在处,才能完成受精。下图为不亲和基因的作用规律:

①将基因型为S1S2的花粉授于基因型为S2S4的烟草,则子代的基因型为    ;若将上述亲本进行反交,子代的基因型为     
②自然条件下,烟草不存在S系列基因的纯合个体,结合示意图说出理由:     
③科学家将某抗病基因M成功导入基因型为S2S4的烟草体细胞,经       后获得成熟的抗病植株。如图,已知M基因成功导入到II号染色体上,但不清楚具体位置。现以该植株为父本,与基因型为S1S2的母本杂交,根据子代中的抗病个体的比例确定M基因的具体位置。

a、若后代中抗病个体占     ,则说明M基因插入到S2基因中使该基因失活。
b                                            
(3)研究发现,S基因控制合成S核酸酶和S蛋白因子的两个部分,前者在雌蕊中表达,后者在花粉管中表达,传粉后,雌蕊产生的S核酸酶进入花粉管中,与对应的S因子特异性结合,进而将花粉管中的rRNA降解,据此分析花粉管不能伸长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

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  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2)X与甲中图示生物类群的能量来源不同,X代表的生物为               
(3)大气中的CO2在甲中图示的       处(在a~d中选择)合成有机物;含碳有机物在甲中图示的  处(在a~d中选择)可以分解为CO2
(4)除化学燃料燃烧外,还可以通过                           作用产生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过氧化氢酶(CAT)是生物氧化过程中重要的抗氧化酶,能有效地清除各种活性氧基团,从而防止这些基团对细胞膜系统的损坏。CAT活性的变化可以灵敏地反映外界环境条件是否对植物细胞产生了压力。某研究小组为探究N、P对小麦幼苗CAT活性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
将长势相同的小麦幼苗均分三组,分别放入缺N、P的完全培养液中连续培养10 天、20天、30天,以正常完全营养液培养小麦为对照。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为了保持营养液的渗透平衡,缺失的离子都用其他等量的盐分来替换。缺N时,KNO3、Ca(NO32用等量的K2SO4、CaCl2替换,缺P时,Na2HPO4用等量的NaCl来替换,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实验的                    变量。
(2)图中a、b、c三条曲线中,表示在完全营养液培养的是               
(3)在缺N、P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的小麦衰老速度加快。写出题意背景下衰老细胞的两个主要特征                                                   
(4)为探究高温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过程与结果:
①取两个洁净试管,编号1和2;
②在1号试管中加入2 mL 3%新鲜过氧化氢溶液,2号试管中加入1 mL 20%新鲜肝脏研磨液。分别置于100℃恒温水浴5分钟;
③将2号试管中的肝脏研磨液加入1号管,振荡摇匀,再置于100℃恒温水浴5分钟,结果未观察到气泡产生。
结果分析:推断观察不到气泡产生的两种可能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下图1是为了处理污水(含有机和无机污染物)而设计建造的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图2是对该湿地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的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戊表示分解者。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45.9
62.8
83.1
0.066

870.7
369.4
501.3
0.002 3

0.9
0.3
0.6
0.94

141.0
61.9
79.1
0.085

211.5
20.1
191.4
0
图2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                   _____。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请据图2画出该湿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图2中不同营养级体内DDT含量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该人工湿地作用效果进行检测,结果见下表。其中化学耗氧量(COD)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 L水中有机物所需的氧气量;生化耗氧量(BOD)表示微生物分解一定体积水中有机物所需的氧气量。
项目



进水
750
360
700
出水
150
50
25
COD、BOD值越高,表明________污染程度越高;总氮量的降低表明,植物的吸收作用可________(填“降低”或“升高”)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4)该生态系统在建设过程中,对污水流入设计了流量和流速控制开关,并且在系统的底部铺设了通气的管网。前者是因为___         _____,后者的目的是促进____                     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