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一株生长正常的某种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在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从照光开始,净光合速率随着时间延长逐渐下降直至为0,之后保持不变。在上述时间段内,玻璃容器内CO2浓度表现出的变化趋势是( )
A.降低至一定水平时再升高
B.持续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C.降低至一定水平时保持不变
D.升高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高二下期初摸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紫色洋葱的根和叶是常用的实验材料,它的叶有两种:管状叶(伸展在空中,进行光合作用)和鳞片叶(层层包裹形成鳞茎,富含营养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所用的实验材料是管状叶,分离色素的原理是各种色素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度不同
B. 若要进行质壁分离的观察实验,最好的实验材料是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外界溶液
C. 若要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常用的实验材料是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实验过程中盐酸的使用有利于染色剂进入细胞,且有利于DNA和染色剂的结合
D. 在做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材料为洋葱根尖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包括解离→漂洗→制片→染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宁夏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科学家在研究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时,用含3H标记的亮氨培养细胞,并利用显微镜进行追踪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细胞为胰岛细胞,放射性依次出现在 (填标号)细胞器中,在合成胰岛素的过程中,许多膜构成的囊泡在细胞中繁忙地运输着“货物”,其中 (填细胞器)起重要的交通枢纽的作用。
(2)若该图为口腔上皮细胞,想观察细胞中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常用 (染色剂名称)染色,用8%的HCl处理是因为HCl能够 ,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3)若甲图细胞发生癌变,癌变后的细胞容易分散和转移,这主要是由于结构①表面的 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辽宁省高三上第一次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从没有经过饥饿处理的植物的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厚薄相同的叶圆片,称其干重。假定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温度不变,叶片内有机物不向其他部位转移。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三个叶圆片的质量大小关系一定是z>x>y
B.叶圆片Z在4小时内的有机物积累量为(z-x-2y)g
C.叶圆片Z在后2小时内的有机物制造量为(z+x-2y)g
D.整个实验过程中呼吸速率可表示为(x-y)g/4 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辽宁省高三上第一次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同学在做“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未能在视野中找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其原因可能是( )
A.从别的同学已剪过的根上剪取前端2~3mm
B.剪取的根未放入卡诺氏液中固定细胞形态
C.在配制龙胆紫染液时使用了2%的醋酸溶液
D.观察时间太短,所有细胞都尚未进入分裂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辽宁省高三上第一次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500g黄豆生成黄豆芽后,称重为2000g,在这个过程中,有机物的质量变化是( )
A.总量增多 B.总量减少 C.无明显变化 D.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辽宁省高三上第一次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①B<A<C ②B>A>C ③B>A=C ④B=A=C
A. ①③ B. ②②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9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为验证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如下:
Ⅰ操作步骤
①在1~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0.5%的淀粉2mL。
②加完淀粉液后,向各试管内加入相应的缓冲液3mL,使各试管中反应液的pH依次稳定在5.00、6.20、6.80、7.40、8.00。
③分别向1~5号试管中加入0.5%唾液1mL,然后进行37℃恒温水浴。
④反应过程中,每隔1min从第3号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液,滴在比色板上,加一滴碘液显色,待呈橙黄色时,立即取出5支试管,加碘液显色并比色,记录结果。
Ⅱ结果见下表
处理 试管编号 | 1 | 2 | 3 | 4 | 5 |
pH | 5.00 | 6.20 | 6.80 | 7.40 | 8.00 |
结果(颜色) | ++ | + | 橙黄色 | + | ++ |
“+”表示蓝色程度。
请回答:
(1)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选择都在37℃恒温? 。
(2)3号试管加碘液后出现橙黄色,说明什么? 。
(3)如果反应速度过快,应当对唾液做怎样的调整? 。
(4)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是什么?
① 。
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沧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二周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变为突变型。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鼠中均有野生型和突变型。由此可以推断,该雌鼠的突变为
A.显性突变 B.隐性突变
C.Y染色体显性突变 D.X染色体隐性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