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0~t1种群加速增长,t1时增长最快 | |
B. | t1~t2种群数量持续减少,t2时数量最少 | |
C. | t2时种群数量为t1时种群数量的$\frac{1}{2}$ | |
D. | 新环境条件对种群数量增长的制约越来越强 |
分析 根据题干分析,λ值表示n+1年的种群数量是n年的λ倍,则λ大于1时,表示种群数量增加;λ小于1时,表示种群数量减少;λ等于1时,表示种群数量不变.
据图分析,随着时间的变化,λ值在增加,但一直小于1,则种群数量持续减少,t2时在达到最少.
解答 解:A、0~t1种群λ小于1时,表示种群数量减少,A错误;
B、t1~t2种群λ仍然小于1,种群数量持续减少,t2时数量达到最少,B正确;
C、0~t2时种群数量持续减少,t2时在达到最少,C错误;
D、由于种群数量持续减少,则新环境条件对种群数量增长的制约越来弱,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曲线及影响种群数量波动因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λ值表示的含义.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湖南省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大麦种子结构如图所示。发芽时,胚乳内的α-淀粉酶含量不断增加,使贮藏的淀粉水解,为胚的发育提供物质和能量。将去胚的离体大麦种子糊粉层放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或放线菌素D(转录过程抑制剂)溶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前离体大麦种子去胚的目的是排除内源赤霉素的干扰
B.该实验自变量是赤霉素或放线菌素D的有无
C.赤霉素可通过促进翻译过程来影响α-淀粉酶的合成
D.赤霉素能解除放线菌素D对α-淀粉酶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真核细胞的rRNA是在细胞核内通过转录形成的,与核仁有关 | |
B. | 生长素、促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的合成都发生在附着于内质网的核糖体上 | |
C. | 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免疫活性物质只能在免疫细胞中合成 | |
D. | 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等部位,丙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为生长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l-是该酶发挥催化作用所必需的 | |
B. | Cu2+与酶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 | |
C. | Cu2+ 和Cl-共同作用对该酶催化活性无影响 | |
D. | 三组实验的最大反应速率均受酶量限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恩格尔曼利用水绵和好氧细菌设计实验时,自变量是氧气的有无 | |
B. | 水绵没有叶绿体,但细胞内含有色素和相关的酶,因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 |
C. | 在水绵进行无性繁殖的过程中,会出现核膜的消失、重建过程 | |
D. | 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间期的水绵,能观察到染色体和中心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周期的有序进行需原癌基因的严格调控 | |
B. | 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会大量利用T与U | |
C. | 有丝分裂的细胞中不含有性染色体 | |
D. | 染色体数目与DNA分子数目始终保持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殖隔离形成没有关系 | |
B. | 高茎豌豆与矮茎杂交出现的3:1的过程可以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 |
C. | 共同进化就是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 |
D. | 并非所有新物种的形成都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图细胞核内可发生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 |
B. | b图细胞将出现细胞板,并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 |
C. | 该生物与高等植物有丝分裂的区别主要在c和d两时期 | |
D. | e图细胞中分离的染色体以相同的速率分别被纺锤丝拉向两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