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4.研究发现,田鼠的内分泌水平明显受到种群密度的影响,种群密度高会抑制种群的增长,为确定种群密度是否对高原鼠兔的内分泌和种群数量变化造成同样影响,某研究团队进行了专门研究.实验简要过程如下:
取地形特征和植被类型基本一致两样地(距约30km),样地1高原鼠兔繁殖初期密度为35只/hm2,样地2高原鼠兔繁殖初期密度为12只/hm2.在高原鼠兔的不同繁殖时期各样地内随机捕捉高原鼠兔若干只,从其颈部取血4mL进行皮质酮水平的测定.
表  不同密度种群高原鼠兔血浆皮质酮水平/(ug•mL-1
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繁殖时期种群Ⅰ种群Ⅱ种群Ⅲ
繁殖初期0.090.110.09
繁殖盛期0.100.080.09
繁殖中期0.060.060.06
繁殖末期0.070.080.08
(1)请补充实验简要过程空白处:随机捕捉高原鼠兔若干只.
(2)样地1和样地2的高原鼠兔不是(是/不是)同一种群,原因是两样地高原鼠兔存在地理隔离.
(3)为实验需要,另增加面积为10hm2的样地3,在繁殖初期首次捕获高原鼠兔26只,全部做好标记,适当时间间隔后再次捕获到17只,其中2只带有标记,则该样地密度约为22只/hm2(取整数),样地3对应图中的曲线为b,增加样地3的目的是增加密度梯度.
(4)机体对有害刺激表现之一为皮质酮分泌增加,以启动逃走或搏斗,可推测皮质酮对细胞代谢具有促进作用.
(5)根据以上研究可得出的结论有在当前种群密度范围内,密度高不会抑制高原鼠兔种群增长;种群密度对内分泌水平没有明显影响或种群密度对内分泌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存在种间差异.

分析 标志重捕法是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定期限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的个体占总捕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设该地段种群中个体数为N,其中标志总数为M,重捕总数为n,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为m,则N:M=n:m.

解答 解:(1)生物实验的原则之一是控制单一变量,所以在高原鼠兔的不同繁殖时期各样地内随机捕捉高原鼠兔若干只,从其颈部取血4ml进行皮质酮水平的测定.
(2)由于样地1和样地3之间高原鼠兔存在地理隔离,所以样地1和样地3的高原鼠兔不是同一种群.
(3)根据公式N:M=n:m可知:样地3高原鼠兔的数量约为N:26=17:2,N=221只.由于样地3的面积为10hm2,所以密度约为221÷10=22只/hm2.样地3对应图中的曲线为b,增加样地3的目的是增加密度梯度.
(4)机体对有害刺激表现之一为皮质酮分泌增加,以启动逃走或搏斗,可推测皮质酮对细胞代谢具有促进作用.
(5)根据以上研究可得出的结论有在当前种群密度范围内,密度高不会抑制高原鼠兔种群增长,种群密度对内分泌水平没有明显影响或种群密度对内分泌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存在种间差异.
故答案为:
(1)随机捕捉高原鼠兔若干只
(2)不是     两样地高原鼠兔存在地理隔离
(3)22只/hm2       b    增加密度梯度
(4)促进
(5)在当前种群密度范围内,密度高不会抑制高原鼠兔种群增长;种群密度对内分泌水平没有明显影响或种群密度对内分泌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存在种间差异

点评 本题考查调查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变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属于纯合体(纯合子)的是(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④aabb    ⑤aaBB    ⑥AABB.
A.①②④B.②③④⑥C.④⑥D.②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研究人员将大肠杆菌JA122菌株接种到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在适宜条件下连续培养多代,然后取样分析其中存在的新菌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于培养JA122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除了葡萄糖作为碳源外,还应该含有氮源、无机盐、水,要观察JA122大肠杆菌的菌落特征,则需在以上培养基中加入琼脂.
(2)若要对JA122大肠杆菌计数,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时接种工具要灼烧、冷却后再使用.
(3)样品中共发现CV101、CV103、CV116三种新菌株,均能在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
①鉴定CV101、CV103、CV116是新菌株的依据是菌落形状、大小、隆起程度和颜色.
②对三种菌株的代谢差异进行分析发现,CV103对葡萄糖吸收率最高,代谢终产物是醋酸盐.进一步研究表明,CV101可以在经灭菌处理后的培养过CV103的培养基中生长,据此作出的推测是:CV101菌株能以CV103菌株产生的醋酸盐为碳源.
③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来验证以上推测.
第1步:配制以醋酸盐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
第2步:将CV101和CV103菌株分别接种到新配制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并观察记录菌株的生长情况.
预期实验结果及可得出的结论:如果CV101菌株能生长,CV103菌株不能生长,则说明上述推测是成立的;否则不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关于科学研究方法和生物实验方法的叙述中,有几项是正确的(  )
    ①分离各种细胞器和获得纯净的细胞膜--离心法
    ②研究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同位素标记法
    ③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研究某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模型建构法
    ④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对比实验法
    ⑤孟德尔进行豌豆杂交实验得出遗传定律--假说-演绎法.
A.二项B.三项C.四项D.五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细胞均含有溶酶体
B.大肠杆菌的转录和翻译可同时进行
C.胆固醇是构成植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D.原核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有关糖类叙述正确的是(  )
A.核糖和脱氧核糖是动植物体内共有的单糖,且都是常用的能源物质
B.植物细胞壁、S型细菌的荚膜、动物细胞膜都含有多糖
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不能利用葡萄糖
D.蔗糖和乳糖水解的产物完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关于光合作用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B.光反应需要有光,但是不需要酶
C.暗反应不需要光,但需要多种酶
D.光合作用释放的O2在光反应阶段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青蒿素是从青蒿中提取的药用成分,它能有效地杀死导致疟疾的元凶--疟原虫.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青蒿素治疗疟原虫的原理是,青蒿素和其衍生物可以与疟原虫细胞膜表面蛋白结合干扰其蛋白的功能,使细胞膜失去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功能,从而干扰营养物质的吸收.也可以与血红素产生烷化反应,组成“血红素-青蒿素合成物”干扰疟原虫代谢,其中的血红素位于血红蛋白内,血红蛋白必有的元素包括C、H、O、N、Fe.
(2)如图表示在最适温度条件下测得的青蒿植株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当光照强度达到b点时,在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限制C点后青蒿植株二氧化碳吸收量不再上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浓度.
(3)取若干大小相同、生理状况相似的青蒿植株,分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小时,测其质量变化,再立刻光照1小时,测其质量变化,得到的结果如表所示,则:
组别
温度(℃)27282930
暗处理后质量变化(mg)-1-2-3-4
光照后比暗处理前增加(mg)+3+3+3+1
①在a点的光照条件下,青蒿叶片中能产生[H]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②若叶片增、减的都是葡萄糖的质量,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体释放氧气量最多的是三、四组叶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高一上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膜上的
A.磷脂的含量 B.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C.糖的种类 D.水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