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如图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若C为甲状腺,则B是垂体,激素a的名称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D分泌增多则a、b分泌减少,该调节称为负反馈调节.
(2)若C为抗利尿激素,则A为下丘脑,当C分泌增多时尿量减少.
(3)不同激素的化学组成不同,但它们却有相同的作用特点,即微量和高效,由于内分泌腺没有导管,激素是通过体液运输的.

分析 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

解答 解:(1)若C为甲状腺,则B是垂体,A是下丘脑,激素a的名称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D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则a、b分泌减少.
(2)若C为抗利尿激素,则由A下丘脑分泌,B垂体储存、释放,当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时会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
(3)不同激素的化学组成不同,但它们却有相同的作用特点,即微量和高效,由于内分泌腺没有导管,激素是通过体液运输的.
故答案为:
(1)垂体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减少      负反馈调节
(2)下丘脑   减少
(3)高效   体液

点评 本题结合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图,考查动物激素的调节,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识记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为了探究某地夏日晴天中午时气温和相对湿度对A品种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生长状态一致的A品种小麦植株分为5组,1组在田间生长作为对照组,另4组在人工气候室中生长作为实验组,并保持其光照和CO2浓度等条件与对照组相同,与中午12:30测定各组叶片的光合速率,各组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

对照组实验组一实验组二实验组三实验组四
实验处理温度/℃3636363125
相对湿度/%1727525252
实验结果光合速率/
(mg•CO2•dm-2•h-1
11.115.122.123.720.7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本实验结果,可以推测中午时对小麦光合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相对湿度,依据是相同温度条件下,相对湿度改变时,光合速率变化较大;并可推测,增加(填“增加”或“降低”)麦田环境的相对湿度可降低小麦光合作用“午休”的程度.
(2)在实验组中,若适当提高第四组的环境温度能提高小麦的光合速率,其原因是该实验组的环境温度未达到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
(3)小麦叶片气孔开放时,CO2进入叶肉细胞的过程不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载体蛋白,
不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ATP.
(4)在25℃的条件下,该兴趣小组将天竺葵置于不同光照强度及是否施肥的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该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30℃).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①C点条件下限制该植物CO2吸收量的主要因素是水分或土壤含水量.
②与D点相比,B点条件下限制CO2吸收量的因素是光照强度.
③土壤含水量在40%~60%的条件下施肥效果明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果蝇灰体对黑体为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研究人员让一群灰体果蝇自由交配,产生的 F1 中灰体:黑体=35:1,则亲代灰体果蝇中纯合子的比例是(  )
A.$\frac{1}{2}$B.$\frac{2}{3}$C.$\frac{3}{4}$D.$\frac{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对于下列物质进出细胞方式判断正确的是(  )
A.甘油和O2--自由扩散B.水和尿素--主动运输
C.氨基酸和葡萄糖--协助扩散D.呼吸酶和胰岛素--胞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真核细胞具有一些能显著增大膜面积、有利于酶的附着以提高代谢效率的结构,下列不属于此类结构的是(  )
A.神经细胞的溶酶体B.线粒体的嵴
C.甲状腺细胞的内质网D.叶绿体的基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细胞中重要能源物质之一
B.哺乳动物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多会引起抽搐
C.生物体处在不同发育期,含水量基本一样
D.都对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说法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
A.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
B.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产生具有抗药性的突变个体
C.自然选择对种群的有利基因进行选择,且决定新基因的产生
D.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种群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生态学家对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的荒地进行调査.如表是此生态系统三个营养级的能量分析表.回答下列问题:(单位:J/hm2•a)
营养级同化量未被利用量分解者分解量呼吸释放量
A2.48×10112.00×1091.20×10103.60×1010
B2.10×1076.00×1054.00×1052.30×107
C7.50×1082.40×1076.00×1067.16×108
(1)输入该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总能量是由表中A所固定的.
(2)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到笫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3.2%.
(3)该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类型为次生演替.
(4)生态学家为了监测和预报该生态系统鼠害的发生情况,对弃耕后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
调査统计发现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
Ⅰ.研究者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数量.
Ⅱ.根据调查统计的数据(数据),构建了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Nt=N0•λt (其中Nt代表t天后田鼠的数量,t表示天数,λ表示倍数,N0表示图鼠的起始数量).由此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的生存环境条件是理想条件(食物和空间充裕、无天敌、气候适宜).
Ⅲ.重复观察统计图鼠数量,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以利于鼠害的防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甲图是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动物组织切片显微图象,乙图是细胞中某物质的含量变化曲线.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按分裂过程判断图甲中细胞序号的先后顺序是①→③→②,细胞②分裂结束后形成的细胞是卵细胞和极体.
(2)细胞①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细胞③中含有0对同源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
(3)通常情况下,该动物的基因A和基因a的分离发生在细胞①(填序号),对应乙图中的Ⅱ时期.正常情况下,细胞③分裂结束后能产生1种基因型的细胞.
(4)甲图中大多数细胞处于乙图Ⅰ时期,原因是间期所处的时间较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