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0.下列关于生物工程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动植物细胞融合都可以用灭活的病毒诱导
B.将野驴的基因导入家驴的受精卵中,培育成野驴新个体
C.胚胎分割技术可以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
D.去除植物细胞壁和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均需酶处理

分析 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

项目细胞融合原理细胞融合方法诱导手段用途
植物体细胞杂交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的全能性)去除细胞壁后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离心、电刺激、聚乙二醇等试剂诱导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获得杂交植株
动物细胞融合细胞膜的流动性使细胞分散后,诱导细胞融合离心、电刺激、聚乙二醇、灭活病毒等试剂诱导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技术之一

解答 解:A、动物细胞融合可以用灭活的病毒诱导,植物细胞融合不可以,A错误;
B、将野驴的基因导入家驴的受精卵中,只能培育出转基因家驴,不能培育成野驴,B错误;
C、胚胎分割技术可以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C正确;
D、去除植物细胞壁需用纤维素酶,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需用胰蛋白酶处理,D正确.
故选:A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动物细胞融合、植物体细胞杂交等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生长素是在1928年由荷兰科学家F.W.Went首次分离出来的.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几乎贯穿了植物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
(1)有人做了下列实验:
a在去掉顶芽的茎上切一个楔形缺口,将维管束切断,那么伤口内侧的薄壁细胞就会重新分化成维管束,恢复上下维管束的连接.
b将伤口上部的叶片去掉,就会抑制维管束的分化.
c去掉伤口下部的叶片,不会影响维管束的再分化.
d将茎割伤后,立即用含有生长素的羊毛脂黏在伤口上端的叶柄断口处,则维管组织从伤口上端开始形成,并向下延伸,最后和伤口下端的维管束重新恢复连接.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问题:
①上述实验说明生长素具有诱导和促进植物细胞的分化(促进植物维管束的分化)的作用.②上述实验还能说明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是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
(2)有人利用组织培养的实验证明生长素的上述作用,具体做法是:将一个幼芽嫁接到一块愈伤组织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会观察到嫁接幼芽的下边会分化出维管束组织.科学工作者认为该实验有不严谨之处,请给予补充把嫁接的幼芽换成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可以观察到同样的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蜜蜂是一种营社会化生活的一类动物.蜂王染色体数为2n=32.蜜蜂的生活史如如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
(1)从生活史可知,蜜蜂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在该家族中,属于单倍体的是雄蜂.蜂王、雄蜂和工蜂共同生活,各司其职,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中称为种内互助.
(2)在图中的B过程中,细胞先后经历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分别是有丝分裂、分化.由于雄蜂、蜂王是由不同的细胞发育而来的,这表明蜜蜂的性别由染色体数目决定.
(3)在上述生活史中,孟德尔遗传定律在A时期(写字母)得以体现.工蜂在清理蜂房上有两种行为不同的蜂群,分别称为“卫生”蜂(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和“非卫生”蜂(不会开蜂房盖、不能移走死蛹).为研究工蜂行为的遗传规律,研究者进行如下两个连续的杂交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说明:雄蜂用特殊的减数分裂方式产生配子,形成的配子中染色体数目不减少)
母本父本子代
实验一“非卫生”蜂的蜂王“卫生”蜂的雄蜂F1:“非卫生”蜂王、“非卫生”工蜂

实验二

F1的“非卫生”蜂王

“卫生”雄蜂
F2:“非卫生”蜂(25%)、
“卫生”蜂(25%)
新类型Ⅰ(25%)、新类型Ⅱ(25%)
①根据实验,判断工蜂清理蜂房的行为是受两对基因控制.其中显性性状是不会开蜂房盖、不能移走死蛹.
②若用A(a)、B(b)表示基因.在实验二中,与F1蜂王交配的“卫生”雄蜂基因型是ab; F1的“非卫生”蜂王产生的雄蜂后代(F2)都有哪些种基因型?AB、aB、Ab、ab;在F1杂交后代(F2)中,雄蜂所占的比例为0,纯合子工蜂的表现型是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登革热病毒是一种具包膜的RNA病毒(含单链+RNA).如图甲为登革热病毒结构图,图乙表示该病毒侵染宿主细胞的增殖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乙中Fe受体的化学成分是糖蛋白,它是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识别功能的物质基础.
(2)过程1与+RNA互补配对的是tRNA,其运载合成肽链的原料.过程2得到的蛋白NS5的名称是RNA合成酶/RNA聚合酶/依赖RNA的RNA聚合酶.假定登革热病毒+RNA由1000个核苷酸组成,其中A、U、C、G四种碱基的比例为1:2:3:4,则1次复制完成后,共消耗宿主细胞300个游离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3)图中+RNA的三个生理功能是①作为翻译的模板;②作为RNA复制的模板;③作为登革热病毒的组成之一.登革热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其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可概括为(用文字和箭头图表示).
(4)根据图乙,图甲中的包膜来自宿主细胞的细胞膜;病毒基因翻译得到的包膜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如图表示将叶片制成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片的结构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植物体内大部分水分以气体状态形式从[B]气孔散失.
(2)图中A称为叶脉,与根、茎和花中的输导组织相连通.
(3)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4)细胞壁的功能是保护和支持细胞.
(5)日常生活中,挤压水果可以得到果汁,这些汁液主要来自[C]液泡中.
(6)当细胞开始分裂时,在所示结构中变化最明显的是[D]细胞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为利用生物技术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随着科技发展,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也越来越多,若乙图中的“抗虫基因”是利用甲图中的方法获取的,该方法称为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图中③过程是在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填“酶的名称”)作用下进行延伸的;
(2)离体棉花叶片组织经C、D、E成功地培育出了转基因抗虫植株,此过程涉及的细胞工程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该技术的原理是细胞全能性;
(3)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的具体方法是使用基因探针与提取出的mRNA分子做分子杂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玉米(2N=2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已知玉米的高秆、易倒伏(D)对矮秆、抗倒伏(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根据材料分析回答:
(1)图1表示杂交育种过程,其原理是基因重组.F2代的四种表现型中重组类型的概率是$\frac{3}{8}$;
(2)将图1中F1代与另一玉米品种丙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图2所示,则丙的基因型为ddRr;
(3)运用杂交育种培育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时,按照图1中的程序得到F2代后,应该选择矮秆抗病的个体(优良性状),并通过连续自交来逐代淘汰不符合生产要求的个体;
(4)为了缩短育种年限,可采用单倍体育种.具体方法首先是将F1的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基因型为DR、Dr、dR、dr的幼苗,然后再经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符合生产要求的个体;
(5)图3示Fl代植株的一个正在分裂细胞的部分染色体(即与上述两对基因有关的染色体)的组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ACD.(多选)
A、该细胞发生过基因突变            B、该细胞正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细胞中有四个染色体组            D、正常情况下,2号染色体上有r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自然情况下,正常的玉米植株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我国是玉米螟的多发区,而普通玉米植株的抗虫能力较低,每年因玉米螟造成的损失高达产量的5%左右.上个世纪末,育种科学家利用土壤农杆菌介导法成功地将苏云金杆菌杀虫结晶蛋白基因(即“抗虫基因”)导人了玉米体细胞中.
①苏云金杆菌的抗虫基因由两个区段组成,其中RNA聚合酶能识别并结合的位点存在于非编码区区段.与苏云金杆菌的抗虫基因相比,玉米细胞基因结构的主要特点是编码区是间隔的、不连续的.
②科学家获得抗虫基因后,将其与土壤农杆菌的质粒结合形成重组质粒,这一过程必需的工具酶有限制酶、DNA连接酶.
③若经检测发现:受体细胞始终没有合成杀虫结晶蛋白(即抗虫蛋白),能否据此判定抗虫基因未能成功导入这些受体细胞?为什么?不能,因为抗虫基因导入成功后不一定直接表达.
④抗虫基因成功导入玉米体细胞后,还需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转基因植株,该技术的理论基础是细胞的全能性.
(2)玉米植株的性别由两对基因(B、b和T、t)控制,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玉米植株的基因型与性别的对应关系如表:
基因型B_T_bbT_B_tt或bbtt
性别正常植株(雌雄同株异花雄株雌株
①选择多株基因型相同的雄株作父本,多株基因型相同的雌株作母本,杂交后代植株的性别仅有雄株和雌株两种,且比例各占50%,则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为bbTt、bbtt.
②将基因型为BbTt的玉米植株去雄后,授以bbTt玉米植株的花粉,杂交得到的后代植株的性别及比例为正常植株:雄株:雌株=3:3:2.
③让基因型为BbTt的玉米植株作亲本,自交得到F1代,让F1代植株中的雄株和雌株玉米杂交,则产生的F2代中雌性玉米植株占的比例为$\frac{1}{3}$.
(3)某同学用纯合有色饱满籽粒的玉米与无色皱缩籽粒的玉米杂交,F1全部表现为有色饱满.F1自交后得F2,F2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有色饱满73%,有色皱缩2%,无色饱满2%,无色皱缩23%.(实验条件与操作均符合要求,后代数量足够多)
①该同学据此判断,上述两对性状的遗传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其依据是F1自交后代F2分离比不符合9:3:3:1.
②若欲进一步验证①的判断,最好选择表现型为无色皱缩的玉米与F1植株杂交.预测结果是有色饱满:有色皱缩:无色饱满:无色皱缩不等于1:1: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有关DNA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分子片段上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DNA单链上相邻的碱基A与T之间通过氢键连接
C.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结合才能保证DNA空间结构的稳定
D.DNA分子两条链在方向上表现为反向平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