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min | 0 | 30 | 60 | 90 | 120 | 150 |
甲(血糖浓度/mmol•L-1) | 4.2 | 6.9 | 6.1 | 5.0 | 4.2 | 4.2 |
乙(血糖浓度/mmol•L-1) | 7.2 | 8.6 | 8.1 | 7.8 | 7.5 | 7.5 |
分析 1、激素调节过程中,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进而调节生命活动.
2、胰岛素是惟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能升高血糖,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
解答 解:
(1)乙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因此,乙是糖尿病患者.
(2)由分析可知,正常人在刚进食后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胰高血糖素浓度降低,而饥饿状态下胰岛素合成和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增加,因此正常人在饥饿且无外源能源物质摄入的情况下,与其在进食后的情况相比,血液中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含量的比值升高.
(3)由于胰岛素的受体缺失(或失效),所以有些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含量并不低,却表现出糖尿病的症状.
(4)①血糖浓度降低,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促使胰高血糖素分泌.
②血糖浓度升高.血糖浓度升高,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促使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
③血糖浓度升高,通过神经调节,胰岛B细胞为效应器,神经递质的释放,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神经递质的释放
④胰高血糖素分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故选:②③④
(5)注意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血糖浓度和胰岛素浓度.血糖浓度的变化描点连线,胰岛素随着相同浓度变化而变化,二者曲线趋势相同,但是胰岛素量变化晚于相同浓度变化.曲线图见答案.
故答案为:
(1)乙
(2)高 在饥饿时,由于血糖浓度降低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减少;在进食后正好相反
(3)胰岛素的受体缺失(或失效)
(4)②③④
(5)如图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血糖调节和激素调节相关知识和实验设计,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光合色素分布于叶绿体内膜,能吸收光能 | |
B. | 核孔有选择透过性,是某些大分子物质的运输通道 | |
C. | 核糖体不具有膜结构,不含有磷酸基团 | |
D. | 植物细胞的中心体与纺锤体的形成有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过程的模板是b链,场所是细胞核 | |
B. | ②过程的直接模板是c链,场所是核糖体 | |
C. | ①②过程可以同时进行,所需能量由线粒体提供 | |
D. | 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4个,酪氨酸的密码子是AU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步骤甲中,应分别给良种公、母山羊注射有关激素以使其同期发情 | |
B. | 步骤乙中,可将刚从卵巢中采集到的卵母细胞与获能的精子在体外受精 | |
C. | 步骤丁中,为避免代孕母羊对植入胚胎产生排斥反应,应注射免疫抑制剂 | |
D. | 为了进一步扩大繁殖规模,可通过胚胎分割技术获得同卵双胎或同卵多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
B. | tRNA分子中只含有三个碱基 | |
C. | 每个AD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 | |
D. | C、H、O、N是组成酶所必需的元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细胞中有6条染色单体,6个DNA分子 | |
B. | 与基因型abd精子完成受精后,该细胞只产生基因型aabbdd的受精卵 | |
C. | 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交叉互换 | |
D. | 在该哺乳动物的卵巢中,能观察到此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细胞只有A,分别位于②和⑧上 | B. | A位于①上,a位于⑤上 | ||
C. | 该细胞只有a,分别位于⑤和①上 | D. | A位于⑤上,a位于⑦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湖北省高二春季期中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Nt=N0λt中λ表示增长率
B.可用抽样检测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
C.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K值
D.“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