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如图为高等动物生殖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有关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的曲线,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曲线可表示有丝分裂部分时期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
B.若细胞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联会,则该时期发生在图中的b点
C.若图中曲线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1
D.若图中曲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1

分析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和染色体组数变化规律:

结  构
时  期
染色体
染色单
体数
DNA
分子数
染色体组数



间期2n0→4n2n→4n2
分裂期前、中期2n4n4n2
后期2n→4n4n→04n2→4
末期4n→2n04n→2n4→2



间期2n0→4n2n→4n2

前、中期2n4n4n2
后期2n4n4n2
末期2n→n4n→2n4n→2n2→1
减Ⅱ前、中期n2n2n1
后期n→2n2n→02n2
末期2n→n02n→n2→1

解答 解:A、图中曲线可表示减数分裂部分时期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而不能表示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染色单体减半的现象,A错误;
B、如该图表示减数分裂,细胞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联会,该时期应发生在图中的a点,B错误;
C、若图中曲线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染色体组个数一般为2或4,则n=2,C错误;
D、若图中曲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1,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及变化规律,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核DNA分子数及染色体组数变化规律,能结合曲线图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宁波效实中学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促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组织是( )

A.睾丸 B.唾液腺

C.甲状腺 D.卵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1所示为雄性动物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图,请据图回答:

(1)图2甲属于有丝分裂的后期阶段,细胞中有0条染色单体.
(2)图2甲细胞全部分裂完成后,可形成8个子细胞,它们的名称是精细胞.
(3)a和a′互称为姐妹染色单体,它们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经过了染色体复制而形成的.a′和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可能发生交叉互换现象.
(4)C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它含有同源染色体0对.
(5)绘出F细胞染色体形态的简图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哪项不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
A.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B.选用闭花授粉的豌豆作实验材料
C.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后研究两对相对性状
D.先研究遗传因子的行为,后研究同源染色体的行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家用一系列浓度梯度的生长素处理某种植物的茎,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激素是指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在植物体内,生长素的运输包括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其中属于主动运输的是极性运输.若要证明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的机理,可以取胚芽鞘弯曲的部位纵切(横切、纵切)鞑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测量两侧细胞平均长度,做出比较.
(2)据图可知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是生长素含量增加可促进乙烯形成,但乙烯浓度增加到一定浓度时,又会抑制生长素的合成.
(3)有科学家认为根的向地生长不仅与生长素有关,还与乙烯的作用有关.为了研究二者的关系,科研人员做了这样的实验:将某种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营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结果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
①对照组的处理方法是:等量的根尖放在含等量蔗糖但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
②据此实验结果推测,水平放置的植物的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是高浓度生长素导致诱导根细胞合成了乙烯,乙烯抑制了根近地侧的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在一定的条件下,测定光照强度对玉米光合速率的影响.图甲表示实验装置;图乙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玉米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丙是绿色的小麦叶片放在温度适宜的密闭容器内,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测定该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请分析回答:

(1)在一定条件下,若用甲图装置测定获得图乙中的G点(曲线与纵坐标的交点)对应的值,则甲图中B三角瓶内应放置的液体为NaOH(“NaOH”或“NaHCO3”或“H2O”)溶液.
(2)据乙图分析,实验测得的O2释放量小于光合作用过程中O2实际产生量,原因是实验测得的O2释放量是光合作用过程中O2产生量与呼吸消耗量O2量之差.适当提高CO2浓度,图乙中的E点(曲线与横坐标的交点)将向向左移动.
(3)丙图中在5-15min期间,单位时间内小麦叶肉细胞内C5的消耗量不断减少(“增加”或“减少”或“不变”),这是因为容器CO2浓度逐渐减少(CO2的固定减弱,C5消耗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野生型牵牛花的花色由两对基因共同决定(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和a,B和b.这两对基因在决定牵牛花的颜色时其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表:
花色表现型紫色红色白色
基因型A B  A bb或aaB  没有A和B基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用两株纯合红色牵牛花做亲本异花授粉,得到子代F1均为紫花,之后让F1自花授粉,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紫色:红色:白色=9:6:1.
(2)实验二:现用白色牵牛花的花粉对实验一得到的F2植株授粉,单株收获F2中紫色牵牛花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所有株系中,理论上有$\frac{1}{9}$的株系F3花色均表现为紫花,有$\frac{4}{9}$的株系F3花色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紫色:红色=1:1,有$\frac{4}{9}$的株系F3花色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紫色:红色:白色=1: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大肠杆菌能合成并分泌淀粉酶.生产菌株接种在含淀粉的培养基上,能分解培养基中的淀粉,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请回答:
(1)大肠杆菌内相关基因控制合成淀粉酶需通过转录和翻译两过程.酵母菌内的这两过程被核膜分隔在不同的区域内进行,主要的意义是有利于这两项重要生命活动的高效、准确地进行.
(2)将培养好的大肠杆菌菌株分为两组,实验组用一定剂量的射线处理,并接种到多个含淀粉的培养基上,对照组不做处理,同时接种到含淀粉的培养基上,两组置于相同的条件下培养,请根据基因突变的特点,预测实验结果.①由于基因突变频率低,绝大多数实验组大肠杆菌菌落周围透明的大小与对照组相同;②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极少数实验组大肠杆菌菌落周围透明的大小与对照组相比变大或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该图表明(  )
A.在分裂间期肯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B.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肯定发生了交叉互换
C.该细胞肯定不是次级卵母细胞
D.该动物的基因型肯定不是AaBb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