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菌中DNA的复制不仅发生在拟核
B.不同组织细胞中可能有相同的基因进行表达
C.不同核糖体中可能翻译出相同的多肽
D.识别并转运氨基酸的tRNA由3个核糖核苷酸组成

分析 1、真核生物DNA的复制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进行DNA的复制,而原核生物DNA的复制主要发生在拟核,此外细胞质中也有DNA的复制
2、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翻译的场所是核糖体,且不同核糖体可同时结合在一条mRNA上进行翻译,加快翻译的速度.
4、tRNA的功能是识别和转运氨基酸,共有61种.

解答 解:A、在细菌中DNA的复制除了发生在拟核,还发生在细胞质中,如质粒的复制,A正确;
B、不同组织细胞的基因表达情况有所区别,但不同组织中可能有相同的基因进行表达,如呼吸酶基因,B正确.
C、不同核糖体同时结合在一条mRNA上进行翻译时,能翻译出相同的多肽,C正确;
D、识别并转运氨基酸的tRNA由多个核糖核苷酸组成,其中有三个核糖核苷酸组成反密码子,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DNA的复制、细胞分化、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重点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要求考生识记DNA复制的场所,细胞分化的实质,理解翻译过程,需要学生明确翻译时一条mRNA上可以同时结合多个合成进行翻译,且翻译形成的多肽链相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炭疽杆菌能使人畜患炭疽病,主要引起皮肤炭疽和肺炭疽等.对炭疽病疑似患者,可通过甲图所示鉴定炭疽杆菌的实验进行确诊,其中实验组中的噬菌体能特异性地侵染炭疽杆菌.

(1)炭疽杆菌在细胞结构上无(“有”或“无”)成形细胞核,根据炭疽病的发病部位,你猜测炭疽杆菌的代谢方式应为异养需氧型.
(2)若要从炭疽病疑似患者体内分离出炭疽杆菌,可将患者皮肤脓胞渗出物接种于特定的固体培养基表面,如乙图所示.图中A和D所示的接种方法分别叫: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
(3)甲图中制备的液体培养基时需采取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甲乙两图中的各组培养基中都必须含有的营养成分有水、无机盐、碳源、氮源.接种可疑菌后,需将三角瓶置于35℃下的摇床上振荡培养24小时,可疑菌会大量繁殖,液体培养基变浑浊.
(4)甲图中,对照组与实验组试管同时培养6小时后,若实验组液体培养基的浑浊度比对照组低(高/低),则可明确疑似患者被炭疽杆菌感染;反之则排除.此判断的依据是实验组中的噬菌体能特异性地侵染炭疽杆菌,使细菌死亡,溶液变澄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电刺激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或动物细胞融合
B.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需用不同的酶处理
C.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结果是产生杂种植株,动物体细胞杂交的主要用途是制备单克隆抗体
D.植物体细胞杂交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某种植物甲、乙两品种的体细胞杂交形成的杂种植株和甲、乙两品种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细胞呼吸原理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如表中有关措施与对应的目的不恰当的是(  )
选项应  用措  施目  的
A种子贮存晒干降低自由水含量,降低细胞呼吸
B水果保鲜零上低温降低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呼吸
C稻田定期排水防止水稻幼根因缺氧产生乳酸而腐烂
D栽种庄稼疏松土壤促进根有氧呼吸,有利于吸收矿质离子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对小麦的结构及生理过程的研究有利于指导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1为小麦叶肉细胞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图中Y代表的物质是丙酮酸;[H]在②过程中的作用是还原C3化合物(或还原CO2);③过程在细胞质基质 中进行.
(2)将小麦植株置于CO2浓度适宜、水分充足的环境中,温度分别保持在5℃、15℃、25℃和35℃下,改变光照强度,测定CO2的吸收速率,得到如图2所示的结果,请据图分析:
①小麦捕获光能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A点时,该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②在35℃条件下,光照强度为1时,植物进行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当光强度大于8时,25℃与15℃条件下有机物的合成速率分别为M1、M2,结果应为M1>  M2(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用杂合子(DdEe)种子获得纯合子(ddee),最简捷的方法是(  )
A.种植→F1→选双隐性植株→纯合子
B.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子
C.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子
D.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表示某种小鼠进化过程,X、Y、Z表示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表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B.在Y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Z为地理隔离,能阻断种群间基因交流,导致新物种产生
D.小鼠原种与小鼠新种可组成一个种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辽宁部分重点高中协作校高三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丘脑中的热敏神经元在温度上升时冲动频率增加,冷敏神经元在温度下降时冲动频率增加,引起机体的散热和产热以维待体温的相对稳定。冷敏伸经元的冲动频率和热敏神经元的冲动频率相等时,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回答下列问题:

(1)冬泳爱好者入水时,冷敏神经元的冲动频率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热敏神经元的冲动频率。从而刺激机体增加 ,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冬泳爱好者冬泳时容易出现脸部发白的现象,其原因是寒冷刺激导致皮肤的毛细血管

(2)处于室内时,冷敏神经元的冲动频率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热敏神经元的冲动频率。

(3)进人寒冷环境时,下丘脑分泌的 激素通过垂体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同时机体出汗减少,将导致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黑龙江哈尔滨第三中学高三下二模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刺激a点,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a点接受刺激后,其膜内电位由负变正再变负

B.该实验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C.该实验不能证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D.电表①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电表②只发生1次偏转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