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构成了严重威胁。2009年12月7日,被誉为“人类拯救地球最后机会”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190多个国家共同协商,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图一为科学家提供的大气中每月平均二氧化碳浓度图;图二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其中“甲、乙、丙、丁”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箭头”表示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一所示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升高,主要原因是植被破坏使二氧化碳消耗减少
B.图二中c过程代表光合作用,f过程代表微生物的呼吸作用
C.图二所示的各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可能为乙>甲
D.图二中丙所代表的生物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四川成都双流县棠湖中学高二12月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1分)下图是某同学构建的生态系统结构模型图,其中A、B、C、D代表该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成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分析,图中未完整表示出来的是                 。B代表的组成成分是__    __,其在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      

(2)请写出图中的食物链: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一条食物链上的两个相邻种群的某些行为与种群特征等信息在种群之间的传递,有利于调节            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碳元素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形式是      ,一般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碳元素从D→C流动的形式是_         ___,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通过          作用使碳元素回到无机环境中。

(4)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使地层中经过千百万年积存的碳元素在短期内释放,形成温室效应。请提出两点减缓二氧化碳增多的措施:__                                                                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年湖北省武汉市师大一附中高三五月适应性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题型:综合题

(10分)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经和恐怖主义、国际金融危机一样,成为人类社会的公敌。而恐怖主义、金融危机不过是人类的手足之疾,全球气候变暖才是人类的心腹大患,因此,如何应对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各国需要共同面对和解决的头等大事。

(1)全球气候变暖(即温室效应)是由于以______为主的温室气体增多,而导致这一气体增多的原因主要是由人类自身的活动引起的:一方面是由于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大量__________________,打破了生物圈中______的平衡;另一方面是人类大面积的______,使得吸收这一气体的植物大为减少。

(2)下图是与该温室气体有关的循环示意图,请回答:

①写出图中含有的食物链(用字母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______。若生产者有5000kg,位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最多可增重______kg。

③据测定,生产者在黑暗中每小时消耗葡萄糖30mg,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等条件下,每小时释放32mg的氧气,则生产者每小时实际产生的氧气量为______mg。 

④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含量,有效措施之一是加大图中______的途径(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其中该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的活动的相对强弱也可以影响到温室气体的相对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北京期末题 题型:读图填空题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构成了严重威胁。2009年12月7日,被誉为“人类拯救地球最后机会”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190多个国家共同协商,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请结合下列碳循环过程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途径①是指________作用;碳在②处主要是以________的形式进行传递。自然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中,碳从大气进入________的速率与返回到大气中的速率大致相同。
(2)导致CO2过量排放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另外,森林的过量砍伐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不仅使图中途径①有所减弱,而且被砍伐后的植物剩余部分在________作用下,也能释放出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I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构成了严重威胁。2009年12月7日,被誉为“人类拯救地球最后机会”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190多个国家共同协商,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请结合下列碳循环过程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途径①是指   作用;碳在②处主要是以   的形式进行传递。自然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中,碳从大气进入   的速率与返回到大气中的速率大致相同。

(2)导致CO2过量排放的主要原因是   ,另外,森林的过量砍伐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不仅使图中途径①有所减弱,而且被砍伐后的植物剩余部分在  

作用下,也能释放出CO2

II. 2001年,Schittek等科学家从人体汗液中分离得到一种称作Dermcidin(DCD)的人汗腺抗菌肽,这种物质具有抗细菌、真菌、病毒等的活性,有望成为替代普通抗生素的一类新型药物。研究人员已分离获得了控制DCD合成的基因。请据此回答问题:

(1)为了评估DCD的抗菌性,研究人员用大肠杆菌进行了抗菌实验。分别在未加入DCD的培养基和    的培养基中接种    。培养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种培养基中的    ,确定该物质的抗菌效果。实验所用培养基为细菌生长提供的主要营养有   。在此基础上,培养基还需满足细菌生长对   、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2)应用PCR技术可以对DCD基因进行体外大量扩增。此过程需在一定的缓冲溶液中进行,反应体系中应提供模板、引物、    作为原料以及 酶。同时,通过控制   条件使DNA复制在体外反复进行。理论上,若要将DCD基因转入其他生物,可将此基因与  连接构建形成重组DNA之后导入受体细胞,在此构建过程中需用到的工具酶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