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真核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上的四种脱氧核苷酸可组合成64种密码子,对应20种氨基酸
B. 若①中碱基发生改变,则肽链中的氨基酸序列一定会改变
C. 图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为从右向左
D. ①上的一个密码子只决定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只由一种tRNA转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黑龙江大庆四中高三下第四次校内检测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
B.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的无子番茄
C.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
D.光照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激素合成等的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河南省春期高二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适于低温下保存,因为低温时虽然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定
B.Fe3+和酶促使过氧化氢分解,是因为它们降低了活化能,同时给过氧化氢提供能量
C.酶是由内分泌腺细胞合成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D.酶与激素一样使用后立即被灭活,所以活细胞中需要源源不断地合成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市高二4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 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C. 红绿色盲通常表现出隔代交叉遗传的特点
D. 白化病通常会在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市高二4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甲、乙、丙分别表示二倍体生物三种细胞的染色体和基因组成,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若图甲表示将分裂的原始生殖细胞,则两对基因可以自由组合
B. 若图乙由图甲形成,则发生了基因突变
C. 若图乙表示鸟类性染色体,则此鸟类为雄性
D. 若图丙表示体细胞,则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市高二4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孟德尔根据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规律;萨顿研究减数分裂的过程,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以上科学发现的研究方法依次是( )
A. 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
B. 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
C. 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
D. 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市高二4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孟德尔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
A. 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
B. 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
C. 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
D. 测交后代分离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是美国的生态学家H.T.Odum对佛罗里达州的银泉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的调查结果(单位:102kJ/(m2·a))。表中的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⑤为分解者。表中NP=GP-R。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生物同化作用所固定的能量(GP) | 生物体贮存着的能量 (NP) | 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R)102KJ/(m2·a) | |
① | 15.91 | 2.68 | 13.23 |
② | 871.27 | 369.69 | 501.58 |
③ | 0.88 | 0.34 | 0.54 |
④ | 141.20 | 62.07 | 79.13 |
⑤ | 211.85 | 19.26 | 192.59 |
A.能量在第三、四营养级间传递效率约为5.5%
B.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可表示为
C.调查结果显示该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在增大
D.⑤代表的生物体内贮藏的能量(NP)属于次级生产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精细胞与卵细胞的识别是靠细胞膜的接触传递信息的 | |
B. | 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必须经过血液的运输才能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 |
C. | 高等植物细胞之间的胞间连丝只起物质通道的作用 | |
D. | 细胞间进行信息传递时,内分泌细胞若为胰岛B细胞,则靶细胞一定为肝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