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四个物种的进化关系树(图中百分数表示各物种与人类的DNA 相似度)。DNA 碱基进化速率按1%/百万年计算,下列相关论述合理的是( )
A.四个物种都由共同祖先通过基因突变而形成 |
B.生殖隔离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
C.人类与黑猩猩的DNA 差异经历了约99 万年的累积 |
D.大猩猩和人类的亲缘关系,与大猩猩和非洲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相同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无菌技术主要通过消毒和灭菌来避免杂菌的污染。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 灭菌、干热灭菌和 灭菌。
(2)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纯化土壤中微生物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
①土壤取样 ②称取10 g土壤加入盛有90 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制备土壤提取液 ③吸取0.1mL溶液进行平板涂布
④依次稀释至101、102、103、104、105、106、107稀释度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②③
(3)利用酵母菌将葡萄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 色。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的提高,发酵液逐渐呈现深红色,原因是 。
(4)从野生酵母菌群中分离纯化酵母菌,最常使用的接种方法是 和 两种。酵母菌适合生活在偏酸性环境中,而放线菌则适合生活在偏碱性环境中,分离二者所用的培养基称为 。
(5)在腐乳制作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
(6)腐乳制作过程中影响其风味和品质的因素有哪些( )
①盐的用量 ②酒的种类和用量 ③发酵温度 ④发酵时间 ⑤香辛料的用量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
C.①②⑤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2010年11月在坎昆举行的全球气候大会的重要议题之一是确立各国“X气体”减排目标;如果坎昆会议制定的所有目标均顺利完成,全球“X气体”排放量可能下降60%,平均气温也将下降2 ℃,请据此资料回答:
(1)资料中所说的“X气体”主要是指 ,各国气体排放均会对全球气候造成影响,说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 的特点。
(2)图1为生态系统中该气体的生成和构成该气体的某种元素的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丁构成系统的生物群落,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则乙是 ,过程⑤表示 作用,若过程③和④的成分越复杂,则该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越高。
(3)请再列举两项影响人类发展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方法进行了DNA复制方式的探索实验,实验内容及结果见下表。
组别 | 1组 | 2组 | 3组 | 4组 |
培养液中 唯一氮源 | 14NH4Cl | 15NH4Cl | 14NH4Cl | 14NH4Cl |
繁殖代数 | 多代 | 多代 | 一代 | 两代 |
培养产物 | A | B | B的子Ⅰ代 | B的子Ⅱ代 |
操作 | 提取DNA并离心 | |||
离心结果 | 仅为轻带 (14N/14N) | 仅为重带 (15N/15N) | 仅为中带 (15N/14N) | 1/2轻带 (14N/14N) 1/2中带 (15N/14N)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在玉米中,控制某种除草剂抗性(简称抗性,T)与除草剂敏感(简称非抗,t)、非糯性(G)与糯性(g)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有人以纯合的非抗非糯性玉米(甲)为材料,经过EMS诱变处理获得抗性非糯性个体(乙);甲的花粉经EMS诱变处理并培养等,获得可育的非抗糯性个体(丙)。
请回答:
(1)获得丙的过程中,运用了诱变育种和 育种技术。
(2)若要培育抗性糯性的新品种,采用乙与丙杂交,F1只出现抗性非糯性和非抗非糯性的个体;从F1中选择表现型为 的个体自交,F2中有抗性糯性个体,其比例是 。
(3)采用自交法鉴定F2中抗性糯性个体是否为纯合子。若自交后代中没有表现型为 的个体,则被鉴定个体为纯合子;反之则为杂合子。请用遗传图解表示杂合子的鉴定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如图是某高等动物的染色体组成示意图,1、2、3、4、5、6、X、Y表示染色体,A、a、B、b表示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请据图回答:
(1)若图示细胞是一个精原细胞,请写出此细胞中的一个染色体组 。将该精原细胞的一个DNA分子用15N标记,并只供给精原细胞含14N的原料,该精原细胞正常分裂形成的含15N的精子所占的比例为 。
(2)基因A(长毛)对a(短毛)显性,基因B(红眼)对b(褐眼)显性。用图示代表的动物与另一异性个体杂交。子代中,若长毛与短毛各占一半,雄性个体均为褐眼,那么该异性个体的基因型是 ,子代中出现褐眼雌性个体的概率是 。
(3)已知该动物的某种隐性性状由基因d控制,但不知该基因(d)是位于X染色体上(不考虑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请设计一个简单的调查方案进行调查(假设样本足够大)。
调查方案:①寻找具有 的动物个体进行调查。
②统计 。
结论:如果 ,可初步确定该基因(d)位于X染色体上。
(4)控制此动物体色的基因在3、4号染色体上。在一体色正常(白色)的群体中,偶然产出一头棕色的雄性个体。这种棕色究竟是由于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还是由于隐性棕色基因的“携带者”偶尔交配后出现的呢?请探究之。
①分析:如果棕色是由于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则该棕色雄性个体为 (填“显性纯合子”、“杂合子”或“隐性纯合子”);如果棕色是由于隐性棕色基因的“携带者”偶尔交配后出现的,则该棕色雄性个体为 (填“显性纯合子”、“杂合子”或“隐性纯合子”)。
②实验方案: 。
③结论:如果 ,
则棕色是由于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
如果 ,
则棕色是由于隐性棕色基因的“携带者”偶尔交配后出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甲型血友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导致的遗传病(H对h为显性)。图1中两个家系都有血友病发病史。Ⅲ2和Ⅲ3婚后生下一个性染色体组成是XXY的非血友病儿子(Ⅳ2),家系中的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均正常。
(1)根据图1, (填“能”或“不能”)确定Ⅳ2两条X染色体的来源;Ⅲ4与正常女子结婚,推断其女儿患血友病的概率是 。
(2)两个家系的甲型血友病均由凝血因子Ⅷ(简称F8,即抗血友病球蛋白)基因碱基对缺失所致。为探明Ⅳ2的病因,对家系的第Ⅲ、Ⅳ代成员F8基因的特异片段进行了PCR扩增,其产物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结合图1,推断Ⅲ3的基因型是 。请用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说明Ⅳ2非血友病XXY的形成原因。
(3)现Ⅲ3再次怀孕,产前诊断显示胎儿(Ⅳ3)细胞的染色体为46,XY;F8基因的PCR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由此建议Ⅲ3 。
(4)补给F8可治疗甲型血友病。采用凝胶色谱法从血液中分离纯化F8时,在凝胶装填色谱柱后,需要用缓冲液处理较长时间,其目的是 ;
若F8比某些杂蛋白先收集到,说明F8的相对分子质量较这些杂蛋白 。
(5)利用转基因猪乳腺生物反应器可生产F8。要使乳腺细胞合成F8,构建表达载体时,必须将F8基因cDNA与猪乳腺蛋白基因的 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F8基因cDNA可通过克隆筛选获得,该cDNA比染色体上的F8基因短,原因是该cDNA没有 。
(6)为获得更多的转基因母猪,可以采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将纯合转基因母猪的体细胞核注入
,构建重组胚胎进行繁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已知果蝇长翅和小翅、红眼和棕眼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为了确定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以及控制它们的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表现为伴性遗传),某同学让一只雌性长翅红眼果蝇与一只雄性长翅棕眼果蝇杂交,发现子一代中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长翅红眼∶长翅棕眼∶小翅红眼∶小翅棕眼=3∶3∶1∶1。
回答下列问题:
(1)在确定性状显隐性关系及相应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时,该同学先分别分析翅长和眼色这两对性状的杂交结果,再综合得出结论。这种做法所依据的遗传学定律是 。
(2)通过上述分析,可对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其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做出多种合理的假设,其中的两种假设分别是: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翅长基因和眼色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那么,除了这两种假设外,这样的假设还有 种。
(3)如果“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的假设成立,则理论上,子一代长翅红眼果蝇中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为 ,子一代小翅红眼果蝇中雄性个体所占比例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某同学为了探究pH对人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在A、B、C、D、E 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pH 5.0、6.0、7.0、8.0、9.0的适宜浓度缓冲液5 mL。再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1% 的淀粉液1 mL。
②各试管中分别加入适当浓度的唾液稀释液1 mL,摇匀。
③将5支试管放入70 ℃ 恒温水浴中,保温时间相同且合适。
④取出各试管,分别加入斐林试剂2 mL,摇匀。
⑤观察各试管溶液的颜色,通过颜色深浅判断唾液淀粉酶作用的最适pH。
上述实验步骤中有2处错误,请更正并说明更正的理由(不考虑试剂的浓度和加入量、pH梯度以及实验重复次数),以便实验能得到正确的预期结果。
(1)
。
(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