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野外发现一种植物的花色有白色、浅红色、粉红色、大红色和深红色五种,小组成员推测这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编码的产生色素的酶所决定的,请回答:

(1)若已确定花色由等位基因R1(产生粉红色色素)、R2(产生浅红色色素)和r(不产生有色色素)控制,且R1和R2对r显性,R1和R2共显性及色素在表现花色时有累加效应(即R1R1表现为深红色、R1R2表现为大红色、R2R2表现为粉红色)。两株花色为粉红色的植株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可能是                 。(要求写出花色及比例)

(2)若两株花色为粉红色的植株杂交,子代中花色表现为1白色︰4浅红色︰6粉红色︰4大红色︰1深红色,则可以确定花色由                对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并遵循                定律。

(3)若两株花色为深红色的植株杂交,子代中花色为深红色的植株占81/256,花色为白色的植株占1/4,可以确定花色由      对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子代中花色为大红色、粉红色和浅红色的植株分别占                 

(1)全部粉红色; 1深红色:2粉红色:1白色;1大红色:1浅红色(3分,每答对1种情况得1分)

(2)2  基因自由组合

(3)4(2分)   27/256   9/64     3/16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2010-2011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071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进行野外考察时发现了一种野生浆果,对这种浆果是否含有还原性糖意见不一,为此同学们进行了探究,请你完成下面的实验探究报告。

(1)实验目的:鉴定野生浆果是否含有还原性糖。

(2)实验原理:还原性糖与________试剂发生作用,生成________。

(3)实验器材:野生浆果、所需试剂、压浆机、烧杯、大试管、试管夹、滴管、水浴锅等。

(4)实验步骤: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果分析: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卷(安徽) 题型:综合题

Ⅰ.保水剂是一类高分子聚合物,可提高土壤持水能力及水肥利用率。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保水剂和氮肥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
材料用具:相同土壤基质栽培的小麦幼苗若干,保水剂,氮肥等。
方法步骤:①选取长势一致的小麦幼苗若干,平均分为A、B、C三组,分别施用适量的保水剂(60kg·hm-2)、氮肥(255kg·hm-2)、保水剂(60kg·hm-2)+氮肥(255kg·hm-2),置于相同的轻度干旱条件下培养,其它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
②在小麦灌浆期选择晴朗无风的上午,于10:00-11:00从每组选取相同数量的叶片,进行CO2吸收量及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结果(均值)如下表:

实验结论:适量的保水剂与氮肥配施有利于提高小麦光合作用强度。
(1)请指出上述方法步骤的缺陷并改正:步骤①         ;步骤②        
(2) 如不考虑方法步骤中的缺陷,从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在因素分析,保水剂与氮肥配施提高了CO2吸收量的原因可能是       。
(3)实验测得的CO2 吸收量           (大于、等于、小于)光合作用过程中CO2实际消耗量,理由是        。光合作用强度可通过测定CO2吸收量,也可以通过测定      释放量计算。
II.大熊猫和华南虎都是我国的珍稀保护动物,它们体型相近,曾经同城分布,一度都有较大的种群数量。由于栖息地破坏导致它们的数量锐减,目前野生大熊猫仅有1600只左右,而华南虎在野外已基本绝迹。
(1)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大熊猫比华南虎优异的生存优势的原因是    
(2)成年大熊猫经常用尿液和肛腺的分泌物在岩石或树干上进行标记,这种行为传递的信息类型属于     
(3)目前,野生大熊猫分布在六个彼此隔离的种群中,通过建立生态廊道沟通各种群,可以使种群间发生           
(4)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以提高    ,是提高大熊猫种群密度的根本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吉林省期末题 题型:读图填空题

某野外调查小组对我国东部群落进行深入调查,获得有关信息资料,请分析回答:
(1)小组对该地区树种进行辨认和挂牌(如下图所示),并着手进行生物多样性研究:若树木A与树木B相邻,并是同一物种,那么它们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引起的。树木A与树木D、E、F、G之间的差异属于__________多样性。
(2)调查小组对某块荒地的几种常见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一般会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___,结果如上表所示(单位:株/m2)。如果4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是_____;入侵物种往往会对本土物种的生存造成威胁,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3)调查小组还对该地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做了统计。因为动物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所以用记名计算法。调查时,我们发现小动物活动能力强,身体微小,不宜采用_____________法,而是用取样器取样法采集。
(4)研究发现,群落中物种之间往往有复杂的关系,如当农田里蚜虫的数量增多时,七星瓢虫的数量也会增多,这样蚜虫种群数量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____________调节。
(5)蜜蜂与螳螂同属于益虫,其行为和语言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例如:蜜蜂在发现蜜源后,可通过跳“圆圈舞”或“摆尾舞”告知同伴蜜源的位置,这种信息属于________信息。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能够调节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田鼠不同于家鼠,喜野外环境。自去年6月下旬以来,栖息在某湖区湖滩地中的几十万只田鼠,随水位上涨而内迁。它们四处打洞,啃食庄稼,严重威胁沿湖防洪大堤和农田。

(1)某班生物兴趣小组欲调查一块农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应该采用什么方法?______________。如果该农田范围1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记了40只鼠,第二次捕获48只,其中标记的有15只,则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研究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某同学尝试构建数学模型,其过程如下。

Ⅰ.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研究发现,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

Ⅱ.根据搜集到的信息,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据此该同学总结出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NtN0·λt(其中Nt代表t天后田鼠的数量,t表示天数,λ表示倍数,N0表示最初的田鼠数量)。

①请补充完整此模型构建过程。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假设田鼠种群迁入初期为5000只,则30天后该种群的数量(N30)为:

N30=________只。(用公式表示,不必计算具体结果)

(3)对于湖区的鼠患,有人主张投放高毒性的灭鼠药,在短期内迅速杀死大量田鼠。你赞成这一方案吗?为什么?请说出两点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