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天津模拟)图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①为某种多聚体的单体,则①最可能是氨基酸
B.若②大量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②是脂肪
C.若③为多聚体,且能贮存生物的遗传信息,则③是染色体
D.若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④最可能是糖原
C
【解析】
试题分析:化合物的元素组成:(1)蛋白质是由C、H、O、N元素构成,有些含有P、S;(2)核酸是由C、H、O、N、P元素构成;(3)脂质是由C、H、O构成,有些含有N、P;(4)糖类是由C、H、O组成.①的组成元素是C、H、O、N,最可能是蛋白质或氨基酸;②和④的组成元素只有C、H、O,可能是糖类或脂肪;③的组成元素是C、H、O、N、P,可能是ATP或核酸.
【解析】
A、①的组成元素是C、H、O、N,所以①最可能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故A正确;
B、②的组成元素只有C、H、O,且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可能是脂肪,故B正确;
C、③的组成元素是C、H、O、N、P,且能储存遗传信息,所有③可能是核酸,故C错误;
D、④的组成元素只有C、H、O,且在肝脏和肌肉中贮能,可能是肝糖元和肌糖元,故D正确.
故选C.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同步]2014年浙科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第四部4.12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探究落叶是否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下列各项构成了一个实验设计,其中不符合实验目的步骤是( )
A.可选择带有落叶的土壤为实验材料,筛出落叶和土壤
B.将落叶平均分成两份,把土壤也平均分成两份
C.将灭菌的落叶设为实验组,不做处理的落叶设为对照组
D.将落叶分别埋入两组土壤中,观察腐烂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同步]2014年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七章7.2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
人口增长与开垦土地的关系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人均耕地较少→开垦土地→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
B.人口增长→人均耕地较少→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开垦土地
C.人口增长→开垦土地→人均耕地较少→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
D.人口增长→人均耕地较少→开垦土地→自然灾害频繁→植被破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同步]2014年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七章7.2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
(2013?海淀区模拟)地表水体污染有两种,即有机型污染是变黑发臭;无机型污染一般是变绿.据分析,这与其中的生物类型有关,生活在前、后两个环境中的生物类型依次是( )
A.光能自养生物、异养厌氧生物 B.异养厌氧生物、光能自养生物
C.化能自养生物、异养需氧生物 D.异养需氧生物、化能自养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同步]2014年沪科版高中生物第二册第六章6.1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2?安徽模拟)现有一抗旱植物,其体细胞内有一个抗旱基因R,其等位基因为r(不抗旱).R、r基因转录链上部分核苷酸序列如下:r:…ATAAGCATGACATTA…R:…ATAAGCAAGACATTA…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R基因转录成的RNA编码的肽链中对应的氨基酸数目为5个
B.细胞中R或r基因的解旋发生在DNA复制与转录过程中
C.R、r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上密码子数量与反密码子数量相同
D.rr植株的某一细胞基因型变成了Rr,该变化是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同步]2014年沪科版高中生物第二册第六章6.1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乌鲁木齐一模)等位基因A与a的最本质的区别是( )
A.A控制显性性状,a控制隐性性状 B.在减数分裂时,A与a分离
C.两者的碱基序列不同 D.A对a起显性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同步]2014年沪科版高中生物第一册第四章4.4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杭州一模)如图表示一分子的胰岛素原在高尔基体内切去甲肽(图中箭头表示切点)后,可转变成由α、β两条肽链构成的有活性的胰岛素(图中数字表示氨基酸序号).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胰岛素分子至少含有两个游离的氨基和两个游离的羧基
B.高尔基体加快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并参与肽链的剪切加工
C.胰岛素含有50个肽键,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D.胰岛素基因的两条DNA单链分别编码α、β两条肽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同步]2014年沪科版高中生物第一册第三章3.3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1?普陀区模拟)下列关于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能在宿主细胞内合成蛋白质 B.含有核糖体,没有其他细胞器
C.非寄生时能复制增殖 D.含有DNA和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