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C.肿瘤细胞侵入并堵塞淋巴管会导致组织水肿
D.饥饿时肝脏组织处的毛细血管静脉端血糖浓度较低

分析 1、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
(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解答 解:A、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A正确;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正确;
C、肿瘤细胞侵入并堵塞淋巴管会导致组织水肿,C正确;
D、饥饿时血糖浓度降低,肝糖原分解形成葡萄糖,故肝脏组织处的毛细血管静脉端血糖浓度较高,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血糖调节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调节机制,识记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识记组织水肿的原因,识记血糖调节的过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各选项,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科学家为了提高光合作用过程中Rubiaco酶对CO2的亲和力,利用PCR定点突变技术改造Rubisco酶基因,从而显著提高了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PCR定点突变技术属于蛋白质工程(填“基因工程”或“蛋白质工程”).可利用定点突变的DNA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常用农杆菌转化法 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植物细胞,还需用到植物细胞工程中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才能最终获得转基因植物.
(2)PCR过程所依据的原理是DNA双链复制.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需要加入两种引物.一个DNA分子三轮复制以后,含有两种引物的DNA分子有6个.
(3)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转化.科研人员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培育的该转基因植株的光合作用速率并未明显增大,可能的原因是所转的基因未成功导入或导入的基因未能准确表达.
(4)另有一些科学家利用生物技术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的细胞核中,经培育获得一种转基因小鼠,其膀胱上皮细胞可以合成人的生长激素并分泌到尿液中.有关叙述错误的是B.
A.选择受精卵作为外源基因的受体细胞是因为这种细胞的全能性最容易表达
B.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可检测外源基因在小鼠细胞内是否成功表达
C.人的生长激素基因能在小鼠细胞表达,说明遗传密码在不同种生物中可以通用
D.将转基因小鼠体细胞进行核移植(克隆),可以获得多个具有外源基因的后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科学家选取四种有代表意义的3年生竹种进行研究,以竹株外围的成熟叶为材料,研究竹的早期光合作用(3月中旬测定),试图找出找出栽培竹种(雷竹、高节竹)和野生竹种(苦竹)之间、散生(一棵一棵分散生长)竹种(雷竹、高节竹、苦竹)和丛生(密聚生长)竹种(孝顺竹)之间在若干光合特性上的差异,为竹类优良品种选育、丰产优质栽培提供必要的生理指标和理论依据.实验结果如表:
四种竹的叶片的叶比重、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效率
雷竹高节竹孝顺竹苦竹备注
叶比重(mg/mm30.4000.5950.4070.512重复5次,每次取10片叶,上午10~11点,温度22℃,相对湿度30%
叶绿素含量(mg/g•fw)2.0962.050319.250.94
光合速率(umolCO2/m2•s)2.031.9415.721.654
光通量(umol/m2•s)1000100010001000
气孔导度(mmolCO2/m•s)17.476.6861.0914.54
蒸腾效率(umolH2O/m2•s)233.11193.291445.0098.4
(比叶重:是指单位叶面积的叶片重量(干重或鲜重),不过通常用干重来表示.)
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取样测定时,竹子体内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2)4种竹的比叶重有一定差异,其中高节竹和苦竹较高,原因可能是高节竹和苦竹可能有较多的光合产生产物留驻在叶片中.
(3)丛生竹(孝顺竹)的比叶重有较小,但其叶绿素含量、早期光合效率、气孔导度和蒸腾效率远高于散生竹,由此说明,比叶重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无(有或无)必然联系.
(4)下列有关该实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C.
A.与野生竹相比,栽培竹的叶绿素含量高,光合速率高,可作为笋用竹
B.对于本实验的竹子来说,叶绿素含量越高,早期光合效率越大
C.对于本实验的竹子来说,蒸腾效率越高,早期光合效率越大
D.对于本实验的竹子来说,气孔导度越高,早期光合效率越大
(5)丛生竹的光合速率远高于散生竹.请根据丛生竹和散生竹的特点及取材部位分析其原因可能是丛生竹的外围光合作用生产的有机物质,不仅供自身生长所需,还要为照光和通风不良的内部叶子提供有机物质,因此,其光合作用较强是合理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某种植物花色有红色(AA)、粉色(Aa)和白色(aa),株高有高秆(BB、Bb)和矮秆(bb)两种类型,
现用某株植物与白色矮秆杂交得到F1,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粉色高秆:粉色矮秆:白色高秆:白色矮秆=1:1:3:3,则亲本基因型为(  )
A.AaBbB.AAbbC.AaBBD.aaB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氨基酸、性激素、抗体和乙酸胆碱酯酶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
B.内环境的温度、血糖、渗透压调节均与垂体有关
C.突触前膜释放的乙酰胆碱通过胞吞进人下一个神经元发挥作用
D.若人的体温太低,则内环境中发生的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速率降低,为细胞提供的能量减少,不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种群和群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进化必然伴随着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B.1:1的性别比最有利于种群数量增长

C.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是动物分层分布的原因

D.火灾后森林中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体温受到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

B.内环境中丙酮酸的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

C.下丘脑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

D.正常人体内各种激素的含量能保持相对稳定,属于内环境的稳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TP的形成受温度和PH的影响

B.ATP中的能量可直接转化成光能

C.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可形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D.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赣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是人体胃酸分泌的部分调节途径,其中胃窦G细胞(一种内分泌细胞)能合成分泌胃泌素,作用于胃腺细胞,促进其分泌胃酸.请分析回答:

(1)胃酸可以杀灭进入胃内的细菌,这属于机体的 免疫.

(2)通过“传出神经→胃粘膜壁细胞”(途径1)促进胃酸分泌过程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传递时,信号发生的变化是

(3)通过“传出神经→胃窦G细胞→胃腺细胞”(途径2)促进胃酸分泌的调节方式是 .与途径1相比较,途径2的作用时间

(4)据图分析,促进胃腺细胞分泌胃液的信号物质除胃泌素外,还有 .若胃酸分泌过多,又可抑制胃泌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