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 |
B. |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 |
C. | 肿瘤细胞侵入并堵塞淋巴管会导致组织水肿 | |
D. | 饥饿时肝脏组织处的毛细血管静脉端血糖浓度较低 |
分析 1、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
(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解答 解:A、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A正确;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正确;
C、肿瘤细胞侵入并堵塞淋巴管会导致组织水肿,C正确;
D、饥饿时血糖浓度降低,肝糖原分解形成葡萄糖,故肝脏组织处的毛细血管静脉端血糖浓度较高,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血糖调节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调节机制,识记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识记组织水肿的原因,识记血糖调节的过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各选项,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雷竹 | 高节竹 | 孝顺竹 | 苦竹 | 备注 | |
叶比重(mg/mm3) | 0.400 | 0.595 | 0.407 | 0.512 | 重复5次,每次取10片叶,上午10~11点,温度22℃,相对湿度30% |
叶绿素含量(mg/g•fw) | 2.096 | 2.0503 | 19.25 | 0.94 | |
光合速率(umolCO2/m2•s) | 2.03 | 1.94 | 15.72 | 1.654 | |
光通量(umol/m2•s) | 1000 | 1000 | 1000 | 1000 | |
气孔导度(mmolCO2/m•s) | 17.47 | 6.68 | 61.09 | 14.54 | |
蒸腾效率(umolH2O/m2•s) | 233.11 | 193.29 | 1445.00 | 98.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aBb | B. | AAbb | C. | AaBB | D. | aaB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氨基酸、性激素、抗体和乙酸胆碱酯酶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 | |
B. | 内环境的温度、血糖、渗透压调节均与垂体有关 | |
C. | 突触前膜释放的乙酰胆碱通过胞吞进人下一个神经元发挥作用 | |
D. | 若人的体温太低,则内环境中发生的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速率降低,为细胞提供的能量减少,不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种群和群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进化必然伴随着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B.1:1的性别比最有利于种群数量增长
C.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是动物分层分布的原因
D.火灾后森林中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体温受到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
B.内环境中丙酮酸的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
C.下丘脑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
D.正常人体内各种激素的含量能保持相对稳定,属于内环境的稳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TP的形成受温度和PH的影响
B.ATP中的能量可直接转化成光能
C.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可形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D.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赣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是人体胃酸分泌的部分调节途径,其中胃窦G细胞(一种内分泌细胞)能合成分泌胃泌素,作用于胃腺细胞,促进其分泌胃酸.请分析回答:
(1)胃酸可以杀灭进入胃内的细菌,这属于机体的 免疫.
(2)通过“传出神经→胃粘膜壁细胞”(途径1)促进胃酸分泌过程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传递时,信号发生的变化是 .
(3)通过“传出神经→胃窦G细胞→胃腺细胞”(途径2)促进胃酸分泌的调节方式是 .与途径1相比较,途径2的作用时间 .
(4)据图分析,促进胃腺细胞分泌胃液的信号物质除胃泌素外,还有 .若胃酸分泌过多,又可抑制胃泌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