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下列关于接种和培养花药时应该注意的事项中,不正确的是(  )
A.不损伤花药
B.彻底去除花丝
C.幼小植株形成后需要光照
D.花药开裂后,释放出胚状体,分别发育成单倍体,无需将其分开

分析 1、花药的离体培养材料的选择:要是选择单核期以前的花药接种,质地幼嫩,极易破碎;选择单核期以后的花药接种,花瓣已有些松动,又给材料的消毒带来困难,通常不选择盛开或略微开放的花.
2、选择花药时,确定花药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是醋酸洋红法.某些植物的花粉不易着色需采用焙花青-铬矾法,这种方法能将花粉细胞核染成蓝黑色.
3、在无菌条件下剥离花药时要尽量不损伤花药(否则接种后容易从受伤部位产生愈伤组织),同时还要彻底除去花丝.因为花丝的存在不利于愈伤组织或胚状体的形成.
4、实验流程为:材料的选取→材料的消毒→接种和培养→结果分析与评价.

解答 解:A、若花药受损,易从受损部位产生愈伤组织,A正确;
B、与花丝相连的花药不利于愈伤组织或胚状体的形成,因此要彻底去除花丝,B正确;
C、幼小植株形成后需要光照,生成叶绿素,由异养转化为自养,C正确;
的、花药开裂释放出的胚状体要尽快分开,分别移植到新培养基上,否则这些植株将难以分开,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原理及条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图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分析此图回答问题:
(1)突触小泡中的物质是神经递质,该物质使另一个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
(2)突触小泡内物质的分泌过程属于膜泡运输中的胞吐,体现了细胞膜流动性的特点.
(3)突触后膜上有一种受体可以与突触小泡释放的物质发生专一性的结合.这种受体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蛋白质.
(4)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1)由于我国人民长期以来用曲酿酒,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醇酒时必须加入酒曲,再加上技术传播上的妨碍,有些地区还不懂葡萄自然发酵醇酒的原理,于是在一些记载葡萄酒酿造技术的史料中,可以看到一些画蛇添足、令人捧腹的做法.其实,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2)酵母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其在有氧条件下可以大量繁殖,而在无氧条件下可以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在酿酒中,必须要定时拧松瓶盖,原因是发酵过程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需及时排出,否则会引起发酵罐爆炸.
(3)果酒酿成后,可以在果酒中加入醋酸菌来酿造果醋.请写出在此过程中相关的反应式C2H5OH+O2$\stackrel{酶}{→}$CH3COOH+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湖南浏阳一中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制备培养基方法:将蛋白胨、NaCl和牛肉膏放入烧杯内,加200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匀后,在酒精灯上加热。当蛋白胨、牛肉膏融化后,加入琼脂,用微火继续加热至琼脂溶化,补充水至200mL。用0.1mol/L的NaOH或0.1mol/L的HCl将pH调至7.0~7.2,分别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当培养基的温度下降到50℃时,将其分装在5套培养皿中,当培养基冷却至室温,按下表分别进行处理。将处理完毕的培养基置于35℃的温度下培养2~3天,观察每个培养基中的细菌生长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1套

开盖,在空气中暴露10s

第2套

用手指接触培养基约10s

第3套

用硬币接触培养基约10s

第4套

用滤纸擦一下课桌,再接触培养基约10s

第5套

对照(不打开盖)

(1)该培养基中,蛋白胨提供的主要营养是_______ ______,此外,培养基中还必须含有的营养物质有水、无机盐和_______ _____。该培养基因其中加入了琼脂而被称为_______ ,另外因含有牛肉膏、蛋白胨等成分而被称为_______ ______。

(2)除上述灭菌方法外,还可用_______ 和_______ _____方法灭菌,其中后者主要适用于金属工具。以上方法能够杀死物体内外的______ ______,与之相比,消毒是指使用_________方法杀死物体内外的___________。

(3)在实验操作中,“当培养基的温度下降到50℃时,将其分装在5套培养皿中”的过程称为_______ ,“当培养基冷却至室温”后应该____________。试验中将高压蒸汽灭菌后培养基的温度下降到50℃是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2.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含ZZ性染色体的为雌性个体;含ZW性染色体的雌性个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芦花鸡羽毛有黑白相间的横斑条纹,这是由位于Z染色体上的B基因决定的,当它的等位基因b纯合时,鸡表现为非芦花.某养鸡场设计了一个方案,想根据羽毛的特征把早期雏鸡的雌性和雄性区分开,从而达到多养母鸡、多产蛋的目的.即:选择表现型为非芦花的公鸡与表现型为芦花的母鸡交配,则在F1中,公鸡的表现型都是芦花鸡,他们的基因型都是ZBZb
(2)某下过蛋的母鸡变成了公鸡,长出了公鸡样的羽毛,并发出公鸡样的啼声,该现象被称为“性反转”现象.研究发现,该性反转的鸡遗传物质并未发生改变,这说明生物的性别也和其他性状类似,是受遗传物质(基因)和
环境共同影响的结果.若用这只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则后代中公鸡与母鸡的比例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DNA复制完成后,其子代DNA分子每条子链的碱基序列(  )
A.与亲代DNA核酸母链相同B.与亲代DNA非模板母链相同
C.与子代DNA另一条链相同D.与上述分子链均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两只杂合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了3只小羊是白羊,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若他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  )
A.是白色的可能性大B.一定是白色的
C.一定是黑色的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某种XY型性别决定的雌雄异株植物有蓝花和紫花两种表现型,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位于常染色体)、B和b(位于X染色体)共同控制,已知其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如图所示.现用蓝花雄株(aaXBY)与某紫花雌株杂交,F1中的雄株全为紫花(雄性中XBY、XbY为纯合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某紫花雌株”的基因型为AAXBXB
B.紫花形成过程说明一对相对性状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C.F1的雌株中50%表现型为蓝花
D.该蓝花雄株与另一杂合紫花雌株杂交,后代中$\frac{1}{4}$为纯合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玉米是进行遗传学实验的良好材料,其宽叶基因T与窄叶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宽叶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该宽叶植株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缺失).
(2)以植株A为父本,正常的窄叶植株为母本进行杂交,需在开花前进行去雄、套袋及开花后进行人工授粉等操作.若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宽叶植株B,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二.分析该植株出现的原因是由于父本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了异常.
(3)若(2)中得到的植株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的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植株B为父本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宽叶:窄叶=2:3,其中得到的染色体异常植株占$\frac{3}{5}$.
(4)为了探究植株A的T基因是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现设计一个简便的杂交实验:
实验步骤:让植株A进行自交产生F1,观察统计F1的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
若Fl中宽叶:窄叶=1:1(或出现窄叶),则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若Fl中宽叶:窄叶=1:0(或只有宽叶或未出现窄叶),则说明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