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0.如图为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示意图,请填写下列内容:

(1)图中①过程是消化吸收,⑤过程进行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②⑥代表的物质分别是肝糖元、(肝、肌)糖原.
(2)小肠内的葡萄糖进入血液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3)正常人的血糖浓度是0.8-1.2g/L.
(4)胰岛素能抑制图中②③.(填序号).

分析 题图表明了血糖的来源与去路,①表示消化吸收,②表示肝糖原的分解,③表示非糖物质的转化,④表示尿糖,⑤表示氧化分解,⑥表示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⑦表示非糖物质.
本题主要考查了血糖的来源(食物消化吸收、糖元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血糖的作用,为机体各种细胞的代谢活动提供能量;血糖含量的特点,在80~120mg/dL的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低血糖,供能不足,头昏,心慌,四肢无力;医学上把空腹时血糖含量超过130mg/dL叫做高血糖;肾糖阈,肾脏所能保持的最高血糖含量(160~180mg/dL);糖尿形成的条件,当血糖含量高于肾糖阈,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时,才会有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糖尿病,血糖含量持续高于160~180mg/dL的范围.

解答 解:(1)据图分析,①表示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⑤表示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发生的场所主要是组织细胞的线粒体,②表示肝糖原的分解,⑥表示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⑦表示转化为脂肪、蛋白质等非糖物质.
(2)小肠内的葡萄糖进入血液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3)正常人的血糖浓度是0.8-1.2g/L.
(4)胰岛素能抑制图中②③过程,促进图中⑤⑥⑦过程,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
故答案为:
(1)消化吸收  线粒体   肝糖元、(肝、肌)糖原
(2)主动运输
(3)0.8-1.2
(4)②③

点评 此题重在考查血糖的来源与去路,血糖平衡的调节等基本知识,通过识图理解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小

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③,同时提升镜筒

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D.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ATP是绝大多数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TP含有三个磷酸基团
B.每个ATP中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C.ATP的化学性质十分稳定
D.细胞中合成ATP的主要场所是核糖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观察细胞结构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低倍镜下物像清晰,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应首先调节细准焦螺旋
B.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神经细胞,可以观察到核糖体,以及突触小体等结构
C.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物镜发现异物不动,移动装片也不动,则异物在目镜上
D.制作口腔上皮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首先在载玻上滴加1~2滴清水,然后再盖盖玻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是某种化合物的组成示意图,已知图中b表示五碳糖,c表示碱基.据图回答问题:

(1)如果f是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那么b为核糖,c的种类包括A、U、C、G(填英文).f彻底水解的产物是bcd(用字母表示).
(2)如果f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那么e是脱氧核苷酸,e的种类有4种,其种类是由碱基决定的.f主要存在于细胞中的拟核.
(3)如果f人体细胞中的核酸,则f的种类有2种,e的种类有8种,元素a包括C、H、O、N、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为某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示意图.请回答:

(1)图1所示的物质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判断运输方式的理由是物质A逆浓度梯度运输,也可以用图2中的曲线乙来表示.
(2)对于此方式,图1中B代表的物质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此过程还需要能量.
(3)(多选)你认为A可能代表下列哪些物质CD A.O2 B.甘油 C.K+D.氨基酸
(4)若图1代表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者的浆细胞的细胞膜,则该细胞能够分泌抗体,细胞分泌该物质的过程被称为胞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有关核酸、腺苷酸、ATP和腺苷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四种物质共有的化学元素是C、H、O、N、P
B.四种物质中分子量最大的是核酸,最小的是腺苷酸
C.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就成腺苷酸
D.腺苷加上一个磷酸基团就成腺苷酸,再加上一个磷酸基团就成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乙酰胆碱是形成记忆所必需的神经递质和形成长期记忆的生理基础.“胆碱能神经元”是一种能合成乙酰胆碱,并在兴奋时能从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的传出神经元.目前认为,老年性痴呆与中枢“胆碱能神经元”的大量死亡和丢失有关.某研究小组为研究老年性痴呆的机制,定位损伤大鼠的脑,利用水迷宫测试观察行为学的改变.利用水迷宫进行学习能力和记忆巩固能力的测验,实验处理和结果如表.
组别实验处理实验结果
错误次数完成学习所需时间(秒)
A不做任何处理8.76112.39
B向大鼠脑的一定区域缓慢注射0.5M缓冲液溶解的鹅膏蕈氨酸1μL15.72149.73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能产生兴奋,兴奋在神经元内部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以化学信号通过突触(结构)来传递.
(2)胆碱能神经元活动与受体有关,毒蕈碱受体是其中的一种,B组实验处理的目的是让鹅膏蕈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毒蕈碱受体结合,使乙酰胆碱与受体的结合受到影响,从而产生与胆碱能神经元死亡和丢失相似的效果,以达到研究老年性痴呆机制的目的.
(3)表中的实验数据表明了B组大鼠的学习能力和记忆巩固能力下降,从而为老年性痴呆与“胆碱能神经元”有关的猜测提供了实验证据.
(4)B组的实验处理需要进行相应的手术,才能将药物注射到大鼠脑的一定区域,如果仅有A组实验作对照,该实验在设计上不够严密,需增加一组实验,该组实验的处理方法为做与B组相同的手术,不注射药物,当新增一组实验所得的数据与A组相近时,可进一步支持上述猜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离子含量无关
B.H2CO3/NaHCO3是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的缓冲物质
C.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D.内环境稳态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来实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