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15秋•黄石校级期末)下列核苷酸中,在DNA结构中可能具有的是( )

A.

B.

C.

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5秋•天水校级期末)细胞之所以能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是因为有其自身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图1是细胞内两类生物大分子化合物(C和D)的组成层次及功能,请分析回答:

(1)写出生物大分子C的名称

(2)写出X和Y所代表的元素符号:X ,Y

(3)若图2表示J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则J物质是 ,一般为双螺旋结构,主要分布于 中. 图2中①代表 ②代表 ,图Ⅱ的名称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七台河市高一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5秋•黑龙江期中)如图是四种生物的体内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以上四图所代表的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字母表示)

(2)图C代表的生物类群,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中可属于

(3)A、B细胞与C、D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前者

(4)要得到图A细胞的原生质体,需要去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七台河市高一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黑龙江期中)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整个生物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

B.能独立生活

C.不能完成呼吸、生殖等复杂的生命活动

D.能够趋利避害,适应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七台河市高一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黑龙江期中)大约占原生质总量97%的元素主要是( )

A.C、H、O、N、P、S

B.C、H、O、N、P、K

C.C、H、O、N、Cu、Mg

D.N、P、S、K、Ca、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七台河市高一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黑龙江期中)细菌共有的特征是( )

①光学显微镜下可见②具有细胞结构③属于分解者④能寄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有关抗原和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抗体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
B.抗原就是指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
C.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D.麻疹疫苗和麻疹病毒都可以作为抗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纳米银由于抗菌性能良好而被广泛应用于食物容器、个人护理品等商品中,但其释放到水环境中的风险也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用单细胞小球藻研究纳米银的毒性,开展了如下实验.请回答:(图乙系列3起点为4)

(1)用计数法研究“纳米银”对小球藻生长的抑制情况,结果如图甲,据图可知纳米银在黑暗条件下的毒性更强.实验中需要使用血细胞(血球)计数板和显微镜对小球藻进行计数.
(2)用溶氧法进一步探究不同浓度纳米银对小球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结果如图乙.
①材料用具:不同浓度的纳米银溶液,培养液,小球藻若干,密闭锥形瓶若干,溶氧测定仪,蒸馏水等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小球藻平均分为A、B两组,A、B组又各分为②6小组并编号,分别放入密闭锥形瓶中培养.
第二步:A、B组中的实验组都分别加等量的不同浓度的纳米银溶液,对照组加等量蒸馏水.
第三步:A组全部放在4000LX光照条件下培养,B组全部放在黑暗条件下培养,温度等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培养10分钟后,检测各个锥形瓶中溶氧量的变化.
③实验结果:如图乙,其中系列1表示水体中的初始溶氧量,则系列2表示A组实验数据.若不加纳米银,小球藻的光合作用强度约为每分钟溶解氧1.0.
④实验结论:纳米银能抑制光合和呼吸,且对呼吸作用的抑制更为显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图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图乙为某植食性动物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图丙表示该草原引入外来物种野兔,研究人员根据调查了f年间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绘制的λ值变化曲线.

(1)图甲中各种组成成分,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紧密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甲图中代表生产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的字母依次是E、D、C.
(2)在该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假如某动物摄入体内的能量为n,该动物粪便中的能量为36%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n,则该动物同化的能量为64%n.若该生态系统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400kJ,则次级消费者最多可得到能量16kJ.
(3)图甲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图乙中,在第t1年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植食性动物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60只全部标志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共捕获未标志的80只,标志的20只.估算该植食性动物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是600只.
(5)丙图中d-e年,野兔种群数量下降(增加、降低或不变),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种群呈“J”型增长时间段为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