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0.下列有关“检测生物组织中化合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马铃薯块茎匀浆液中加人碘-碘化钾溶液,需用显微镜观察到变蓝色
B.蛋清稀释液中依次加人双缩脲A、B试剂,需加热后溶液变紫色
C.梨汁中加人本尼迪试剂,需加热后出现红黄色沉淀
D.花生子叶用苏丹Ⅲ溶液染色后,肉眼可直接观察到橙黄色颗粒

分析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5)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

解答 解:A、淀粉遇碘液变蓝,不需要用显微镜观察,A错误;
B、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不需要加热,B错误;
C、梨汁近于白色且含有丰富的还原糖,加人本尼迪试剂,需加热后出现红黄色沉淀,C正确;
D、脂肪需要使用苏丹Ⅲ(苏丹Ⅳ)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社鼠出生一个月后即性成熟,科研人员对湖泊中一个岛屿的社鼠种群特征进行调查研究,部分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社鼠在夏秋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B.种群增大过程中,雄性死亡率高于雌性个体
C.迁入和迁出是影响社鼠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
D.下半年种群中幼年个体占比低于上半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一对夫妇生了一个双胞胎,一个男孩一个女孩.不幸的是,两个孩子都和父亲患有同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只有母亲表现正常.不考虑基因突变,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A.该病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B.该病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病
C.母亲和女孩必有一个为杂合子
D.因为是双胞胎,所以两个孩子的基因型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育种方法中可通过改变基因的结构达到育种目的是(  )
A.杂交育种B.诱变育种C.单倍体育种D.转基因育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有关苯丙酮尿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苯丙酮尿症属于多基因遗传病
B.苯丙酮尿症患者生育后代需要进行遗传咨询
C.造成苯丙酮尿症的基因是有害的
D.“选择放松”造成有害基因的增多是有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为某二倍体动物一个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胞产生了变异,其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
B.若该细胞取自某动物的卵巢,则其名称为第二极体
C.该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不同
D.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后期Ⅱ,此时正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果蝇的灰体(E)对黑檀体(e)为显性;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用甲、乙、丙三只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杂交组合、F1表现型及比例如图:

(1)灰体和黑体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根据上述实验二可以推断短刚毛和长刚毛的显隐关系.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杂交结果,推断乙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eeBb或EeBb.若实验一为测交实验,则丙果蝇的基因型应为eeBb.
(2)实验二的F1中与亲本果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frac{1}{2}$.
(3)在没有迁入迁出、突变和选择等条件下,一个由纯合果蝇组成的大种群个体间自由交配得到F1,F1中灰体果蝇8400只,黑檀体果蝇1600只.F1中Ee的基因型频率为48%.亲代群体中灰体果蝇的百分比为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实验小组利用新鲜的绿叶为材料,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常用的实验方法是纸层析法.A、B是滤纸条上的标记,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层析液最先所处的位置是A(填“A”或“B”)处.
(2)在色素的提取与分离过程中,偶然发现某植株缺失第Ⅰ条色素带.
①缺失第1条色素带的植株不能合成叶绿素b,该植株对红光和蓝紫光的吸收能力减弱.
②该实验小组为了研究缺失第1条色素带的植株(甲)和正常的植株(乙)光合作用速率的差异,在不同
的光照强度下测定了两植株的CO2吸收速率,结果如表所示:
 光照强度(kxl) 0 5 10 15 20 25 30
 CO2吸收速率(mg•m-2•h-1 甲-3.6-0.72 2.4 3.0 4.8 6.9 7.2
 乙-4.6-1 2.4 3.6 5.8 7.9 8.8
根据表格中信息可知,更加适合在强光下生活的是乙(填“甲”或“乙”)植株.当光照强度为15klx时,植株甲的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植株乙;当光照强度为30klx时,植株甲积累的葡萄糖的量约为4.9 mg•m-2•h-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人行走时,足部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迅速抬脚.如图1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

(1)图示反射弧中,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它所支配的肌肉.当兴奋到达b点时,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变化是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2)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大脑皮层会形成痛觉.此时,内脏神经支配的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激素增加,导致心率加快,这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3)当兴奋传到C处时,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相结合,改变了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使突触后膜发生一个短暂的电位变化,称为突触后电位.如图2A、B所示为两种突触后电位产生的机制,图A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填兴奋或抑制)(效应1),图B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抑制(填兴奋或抑制)(效应2);为研究神经递质X对下一个神经元的作用效应,将电表的两极接在处于静息状态神经元甲细胞膜内、外两侧,电表指针向左偏转.在突触间隙注入一定量的递质X,若电表指针向右偏转一次,说明递质X对神经元的作用是效应1;若电表指针向左偏转更大,说明递质X对神经元的作用是效应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