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单克隆抗体:由单个B淋巴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形成的细胞系所产生出的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的特点.
(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首先用特定抗原注射小鼠体内,使其发生免疫,小鼠体内产生具有免疫能力的B淋巴细胞.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将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在经过两次筛选:①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去掉未杂交的细胞以及自身融合的细胞)②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两次抗体检测:专一抗体检验阳性,获得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又能大量增殖杂交瘤细胞.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提取单克隆抗体.
解答 解:(1)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础.
(2)筛选杂交瘤细胞用的是选择培养基,去掉未杂交的细胞以及自身融合的细胞.
(3)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最大的优越性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4)动物细胞融合除了采用植物细胞原生质体融合常用诱导剂外,还可以采用灭活的病毒.
(5)选出的杂交瘤细胞既具备骨髓瘤细胞的在体外大量增殖特点,又具备淋巴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的特点.
(6)淋巴细胞是由动物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细胞分化、发育而来.图中的某些淋巴细胞是指从已免疫的动物脾脏中分离出的浆细胞(效应B细胞).
(7)杂交瘤细胞从培养基中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的主要方式是主动运输.
故答案为:
(1)动物细胞培养
(2)选择
(3)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4)灭活的病毒
(5)在体外大量增殖 分泌特异性抗体
(6)造血干 浆细胞(效应B细胞)
(7)主动运输(主动吸收)
点评 本题考查单克隆抗体制备、动物细胞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5秋•宜昌期末)请回答下列有关植物细胞代谢有关的问题.
(1)图甲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关系图.若细胞呼吸的底物是葡萄糖,在a、b、c、d四浓度中,消耗葡萄糖最少时对应的氧浓度是 ;在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消耗葡萄糖的量 倍.
(2)图乙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a点将向 移动,b点将向 移动.
(3)图丙表示某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和O2释放量的变化图.图中光照强度为 时对应的柱形图是错误的.光照强度为 时,该细胞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光照强度为d时,该细胞的净光合速率为 个气体单位.
(4)图丁表示在适宜的条件下,一定时间内某无机离子从大麦幼根不同部位向茎叶的输出量和在大麦幼根相应部位积累量的变化.在自然情况下,土壤中该无机离子的浓度比根细胞中该无机离子的浓度 (低、高),所以幼根表皮细胞是通过 方式吸收土壤中该无机离子.只依据“幼根相应部位积累量”变化的曲线不能确定幼根20~60mm部位对该无机离子的吸收量,理由是 .
(5)用某种绿色植物叶片,以温度为变量进行分组实验:已知每组叶片实验前的重量相同,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小时,测其重量变化;立刻再光照1小时(光强度相同),再测其重量变化,得到结果如表戊.假如叶片的重量变化都是光合作用所合成的有机物的量,则氧气产生量最多的是第 组叶片;在28℃条件下每小时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为 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试管用滤膜封口 有利于气体通过又能防止污染 | |
B. | GA3和IAA在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作用上存在协同作用 | |
C. | 图2数据显示,GA3和IAA对离体茎芽的伸长生长都表现出促进作用,GA3的这种作用更为显著 | |
D. | 据图2中B组数据可知,两种激素联合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是GA3单独处理的2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寒冷时,酶活性自然增强,因而代谢加快,产热增加 | |
B. | 寒冷时,因产热增加,所以经皮肤所散失的热多于高温环境下散失的热 | |
C. | 寒冷时,经皮肤所散失的热是对生命活动无意义的热量 | |
D. | 寒冷时,代谢增强、产热增加与多种激素分泌增加有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无论是低等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 |
B. | 生物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才可发生基因突变 | |
C. | 基因突变会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 | |
D. | 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害的,不利于生物进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青霉素使用量的增加提高了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抗性 | |
B. | 青霉素的选择作用提高了葡萄球菌抗青霉素基因的频率 | |
C. | 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抗性的增强是定向突变的结果 | |
D. | 葡萄球菌的抗青霉素基因是在使用青霉素后产生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常温下的肝脏研磨液 | B. | 煮沸过的肝脏研磨液 | ||
C. | 盐酸处理过的肝脏研磨液 | D. | 三氯化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