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如图为人体局部组织示意图,a、b、c、d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体内的体液只包括b、c、d
B.从成分分析,b比c的蛋白质含量高
C.大分子物质都不能通过c所在的管壁
D.d所在的管道堵塞,可能引起组织水肿

分析 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
据图示可知,a为细胞内液,b为组织液,c为血浆,d为淋巴,bcd共同构成内环境.

解答 解:A、a为细胞内液,b、c、d为细胞外液,都属于人体的体液,A错误;
B、b为组织液,c为血浆,c比b的蛋白质含量高,B错误;
C、c所在的管壁为血管壁,例如蛋白质类激素可以通过管壁,C错误;
D、d为毛细淋巴管,管道堵塞可能导致淋巴回流受阻,造成组织水肿,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内环境组成及各种成分间的关系等知识点,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识别内环境组成成分的图象,试题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关于原核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蓝细菌没有线粒体,但能进行需氧呼吸
C.原核细胞的DNA与周围的核糖体直接接触,并通过RNA传递信息
D.大多数原核细胞体积小,体积与表面积之比也小,利于各项生命活动的完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图1是水稻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①-⑤为生理过程,a-h为物质名称,图2表示水稻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1)①-⑤过程中,能够产生ATP的过程有①③④⑤(填图中数字),过程①④发生的场所分别是类囊体薄膜、线粒体基质.
(2)物质d的结构简式是A-P~P~P,在d转化为e过程中,是由于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断裂而释放出能量.
(3)在水稻细胞内,如果氧气供应不足,其产物是酒精和CO2 ,如果氧气供应充足,水稻细胞内C6H12O6的分解的反应式为C6H12O6+6O2+6H2O$\stackrel{酶}{→}$6CO2+12H2O+能量
(4)在CO2浓度不变的情况下,若由图2中的R点条件改变到S点条件,则水稻细胞的光合作用速率将增大,此时影响RS段的主要限制因子是CO2浓度;若由图中的Q点条件改变到S点条件时,C3、C5含量的变化是C3减少,C5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生长素的问题.

(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具有两重性,不同植物器官对生长素敏感程度不同,对生长素最敏感是根.
(2)据图乙可知,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作为单子叶作物田间双子叶杂草的除草剂.
(3)图丙中,曲线的H点对应的浓度g为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请据图描述:OH段随生长素浓度增高,促进作用增强;HC段随着生长素浓度高,促进作用减弱.若植物幼苗出现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一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大于m小于2m;若植物水平放置,表现出茎的背地性,且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m,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小于m;若植物水平放置,则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大于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水稻的雌配子致死可导致稻穗出现空粒,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研究表明,水稻配子的成活率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控制,F1基因型为ab的雌、雄配子均致死.据此分析,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水稻植株杂交得到F1,F1自交后所结的稻穗中,空粒所占比例及F2的基因型的种类分别为(  )
A.$\frac{1}{4}$,6B.$\frac{1}{8}$,9C.$\frac{1}{16}$,6D.$\frac{1}{4}$,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江苏泰州中学、靖江中学高一下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番茄的红果(B)对黄果(b)为显性,二室(D)对多室(d)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红果二室的品种与某品种杂交,后代为3/8红果二室、3/8红果多室、1/8黄果二室、1/8黄果多室,则两个品种的基因型为

A.BbDd 和 Bbdd B.BbDD 和 Bbdd

C.BbDd 和 BbDd D.BbDd 和 BB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江苏泰州中学、靖江中学高一下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产生基因型为Yr配子的比例是

A.1 B.1/2 C.1/3 D.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吉林延边二中高二上期中考试生物试卷(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营养、空间、气候和无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表示为:Nt=N0λt

B.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

C.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K值

D.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K/2左右时增长速率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湖南长沙长郡中学高三下周考14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家鼠的毛色由一对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决定毛色的基因有三种,分别是AY(黄色)、A(灰色)、a(黑色),控制毛色的基因之间存在完全显隐性关系。随机选取部分家鼠设计杂交实验,每一杂交组合中有多对家鼠杂交,分别统计每窝家鼠F1的毛色及比例,结果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

(1)推断控制家鼠毛色基因的显隐性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灰色亲本可能具有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2)在甲杂交组中,导致F1性状分离比均为2:1的原因是:亲本为______(填“纯合子”或“杂合子”),雌雄各产生_____配子;雌雄配子之间结合是随机的;除F1中____个体在胚胎期致死,其他家鼠能正常生长发育。

(3)若将乙组中F1毛色为2黄色:1灰色:l黑色的所有F1个体混合饲养,随机交配,全部F2中毛色及比例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