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0.如表是四瓶培养在充足葡萄糖溶液中的等量酵母菌,在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后,测得其呼吸产生的酒精和CO2的物质量,据表回答问题:
氧浓度ABCD
产生酒精量  mol96.560
产生CO2量  mol912.51530
(1)氧浓度为D时,酵母菌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氧浓度为C时,酵母菌吸收氧气9mol.共消耗葡萄糖4.5mol.
(3)表中四个氧气浓度条件下,消耗葡萄糖最少的是B,产生ATP最少的是A
(4)若将培养瓶中的酵母菌换成乳酸菌,其产物不是酒精,而是乳酸.

分析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氧气充足时进行有氧呼吸,氧气不充足时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1mol葡萄糖无氧呼吸产生2mol酒精和2mol二氧化碳,1mol葡萄糖有氧呼吸产生6mol二氧化碳.

解答 解:(1)氧气浓度为D时,酒精的产生量是0,因此酵母菌不进行无氧呼吸,只进行有氧呼吸,则酵母菌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氧浓度为C时,酵母菌吸收氧气,有氧呼吸产生CO2的量=15-6=9mol,共消耗葡萄糖6÷2+9÷6=4.5mol.
(3)表中四个氧气浓度条件下,消耗的葡萄糖分别为9÷2=4.5mol、6.5÷2+6÷6=4.25mol、6÷2+9÷6=4.5mol和30÷6=5mol,其中最少的是B,产生ATP最少的是只进行无氧呼吸的A.
(4)若将培养瓶中的酵母菌换成乳酸菌,其产物不是酒精,而是乳酸.
故答案为:
(1)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9   4.5  
(3)B  A  
(4)乳酸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图表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利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反应式进行相关的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加拉帕戈斯群岛有海洋鬣鳞蜥和陆生鬣鳞蜥.他们的祖先来自南美大陆离群的陆生鬣鳞蜥.与陆生鬣鳞蜥相比,海洋鬣鳞蜥的足有部分足蹼、眼睛上方有分泌盐分的腺体,能适应低温并可以潜入海底以海藻为食.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
A.长期定向的自然选择不会改变陆生鬣鳞蜥种群的基因频率
B.海洋环境能定向诱导海洋鬣鳞蜥产生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
C.海洋鬣鳞蜥演变过程中不同个体的有利基因可通过重组整合到一起
D.加拉帕戈斯群岛的陆生鬣鳞蜥与海洋鬣鳞蜥不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纳米银由于抗菌性能良好而被广泛应用于食物容器、个人护理品等商品中,但其释放到水环境中的风险也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用单细胞小球藻研究纳米银的毒性,开展了如图实验.请回答:
(1)用计数法研究“纳米银”对小球藻生长的抑制情况,结果如图甲,据图可知纳米银在黑暗条件下的毒性更强.实验中需要使用血细胞计数板和对小球藻进行计数.
(2)用溶氧法进一步探究不同浓度纳米银对小球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结果如图乙.
①材料用具:不同浓度的纳米银溶液、培养液、小球藻若干、密闭锥形瓶若干、溶氧测定仪、蒸馏水等.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小球藻平均分为A、B两组,A、B组又各分为6个小组并编号,分别放入密闭锥形瓶中培养.
第二步:A、B组中的实验组都分别加等量的不同浓度的纳米银溶液,对照组加等量蒸馏水.
第三步:A组全部放在4000lx光照条件下培养,B组全部放在黑暗条件下培养,温度等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培养10min后,检测各个锥形瓶中溶氧量的变化.
③实验结果:如图乙其中系列1表示水体中的初始溶氧量,则系列2表示A组实验数据.若不加纳米银,小球藻的总光合作用速率约为1.0mg/L•min溶解氧.
④综上研究,可得出实验结论:纳米银能抑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且对呼吸作用的抑制更为显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高等植物进行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是(  )
A.淀粉B.纤维素C.葡萄糖D.麦芽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关于“观察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装片制作的正确顺序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可以看到某个细胞分裂的连续变化过程
C.视野中细胞大多具有完整的细胞核
D.视野中的细胞大多处于分裂中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目前,精子载体法逐渐成为最具诱惑力的制备转基因动物方法之一,该方法以精子作为外源基因的载体,使精子携带外源基因进入卵细胞受精.如图表示利用该方法制备转基因鼠的基本流程.请据图回答:

(1)获取外源基因用到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为了提高实验成功率,通常利用PCR技术获得大量标记的外源基因.
(2)外源基因能够整合到精子的染色体上是提高转化率的关键,因为受精时只有精子的头部才能进入卵细胞中.
(3)过程②采用的是体外受精技术,该过程中应对已经导入外源基因的精子进行获能处理.
(4)由于人们对动物细胞所需营养物质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因此在培养细胞时需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动物血清.同时为防止微生物的污染,培养基中要加入一定量的抗生素.
(5)为了获得更多的早期胚胎,常用促性腺激素对供体进行处理,使其超数排卵,从而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甲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乙和图丙表示物质运输曲线,请据图回答:

(1)若图甲是癌细胞的细胞膜,则膜上含量较正常细胞减少的物质是[D]]糖蛋白.
(2)若图甲是线粒体膜,b和c过程运输的气体分别是O2、CO2.b、c运输方式符合图乙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曲线.
(3)若图甲表示人体红细胞膜,则表示Na+、K+运输的分别是图中d、a.Na+、K+的运输方式符合图丙所示曲线.
(4)已知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是协助扩散,而有人认为小肠上皮细胞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葡萄糖,请设计实验加以确定小肠上皮细胞是否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葡萄糖.
①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甲、乙两组生长状况相同的小肠上皮细胞,放入适宜浓度的含有葡萄糖的培养液中.
第二步:甲组细胞给予正常的呼吸条件,乙组细胞抑制细胞呼吸,其他条件都相同.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速率.
②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
a.若甲、乙两组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速率基本相同,则说明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不是主动运输.
b.若乙组细胞的吸收速率明显小于甲组吸收速率,或者完全不吸收,说明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人的身高与体重B.棉花的细绒与长绒
C.家鸡的长腿与羊的短腿D.兔的长毛与短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登革热病毒可通过伊蚊叮咬传染给人,人们采取多种方法来控制登革热的传播.请回答:
(1)登革热病人发热是由于感染病毒后,“致热源”直接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中枢,最后会通过分级调节调节导致某激素的分泌量增加,细胞代谢加快,体温升高.同时,病人会感觉肌肉酸痛,试分析原因:体代谢加快,耗氧量增加,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组织无氧呼吸,乳酸增加,病人会感觉肌肉酸痛.病人突发高热:即迅速发热伴畏寒现象,体温可在24-36小时内达39℃-40℃.可能原因是机体产热大于散热 导致体温调节失衡.同时出现“三红征”:即面、颈、胸部潮红,甚至出现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牙龈等无端出血等.原因和细胞外液渗透压有关,决定血浆渗透压的主要因素是无机盐离子浓度和血浆蛋白含量.
(2)人体首次感染登革热病毒时会产生prM抗体,prM抗体会在患者再次感染登革热病毒时帮助病毒感染更多细胞,加重症状,据此推测研究登革热疫苗的基本思路是:疫苗既能防御登革热,又需避免机体产生prM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