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线粒体是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 |
B. | ③结构通过内折增加了有氧呼吸酶的附着面积 | |
C. | ④结构是消耗水、产生CO2的场所 | |
D. | ③结构是产生大量[H]的场所 |
分析 由题图可知,该图是线粒体的结构,其中①是线粒体外膜,②是线粒体外膜与内膜之间的液体,③是线粒体内膜,④线粒体基质;有氧呼吸第一解答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还原氢,同时产生少量能量,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还原氢,同时释放少量能量,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是还原氢与氧气结合形成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
解答 解:A、真核细胞中有氧呼吸第二、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因此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酵母菌是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A正确;
B、③是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内膜向内凹陷形成嵴,增大膜面积,B正确;
C、④是线粒体基质,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场所,有氧呼吸第二阶段需要消耗水,产生二氧化碳,C正确;
D、③是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该阶段消耗第一、第二阶段产生的[H],不产生[H],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掌握线粒体的亚显微结构,理解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及有氧呼吸过程的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场所,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模式图进行推理、判断,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两位同学每次从小桶中抓取的小球记录后要放回原桶 | |
B. | 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自由组合定律的过程 | |
C. | 实验中每个小球大小都应相等,四个小桶内的小球总数都应保持一致 | |
D. | 甲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老年人体内仍然存在着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 | |
B. | 细胞分化是由于细胞中遗传信息不同的执行情况而造成的 | |
C. | 细胞分化是生物体个体发育的基础 | |
D. | 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白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可以选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作为实验材料 | |
B. | 从低倍镜观察转换到高倍镜观察,需要缩小光圈 | |
C. | 在高倍镜下观察到的叶绿体呈椭圆形,并由外膜、内膜和类囊体组成 | |
D. | 若在弱光下观察,叶绿体更多的分布在光源一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相关的操作及分析正确的是( )
A.连续观察一个细胞能发现其核膜的消失和重现
B.用碱性染料龙胆紫溶液染色,使染色体着色
C.制片时盖上盖玻片后直接用拇指按压盖玻片,使细胞分散开
D.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许多细胞重叠,此现象与解离时间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三上第二次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学家在研究钠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时,做了下述实验:先向枪乌贼神经纤维里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Na,不久可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存在24Na.如果在神经纤维膜外溶液中先后加入某药物和ATP,测得周围溶液中24Na的量如图所示.据图作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加入某药物后,溶液中24Na的量不再增加
B.加入ATP后,细胞中24Na的量减少
C.“某药物”的作用机理是抑制ATP水解
D.“某药物”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胞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