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0.下列有关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正确的是(  )
A.两者应用的原理都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具有全能性
B.两者都可用聚乙二醇(PEG)诱导细胞融合
C.两者成功的标志都是形成融合细胞核
D.两者都已用于大量生产分离蛋白

分析 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

项目细胞融合原理细胞融合方法诱导手段用途
植物体细胞杂交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的全能性)去除细胞壁后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离心、电刺激、聚乙二醇等试剂诱导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获得杂交植株
动物细胞融合细胞膜的流动性使细胞分散后,诱导细胞融合离心、电刺激、聚乙二醇、灭活病毒等试剂诱导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技术之一

解答 解:A、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是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和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具有流动性,A错误;
B、聚乙二醇(PEG)既可诱导动物细胞融合,也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B正确;
C、植物原生质体融合完成的标志是再生形成新的细胞壁,动物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形成融合细胞核,C错误;
D、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目的是产生杂种植株,动物细胞融合可用于大量生产分泌蛋白,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的过程、原理、应用,能对两者进行比较,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是自然条件下某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模型.请回答:
(1)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常需要建立如上图所示的数学模型.依据该模型,建立卧龙自然保护区是为了改善大熊猫的栖息环境,从而提高K值(或环境容纳量).
(2)图中A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A点后种群的增长速率减小(增大/减小/基本不变).
(3)自然界的生物种群大多已达到稳定期.一方面,许多物理和生物因素都能影响种群的出生(出生率和死亡)率和死亡(迁入率和迁出)率;另一方面,种群有自我调节能力,从而使种群数量保持动态平衡(相对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及其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模结构为叶绿体内膜
B.结构乙具有ATP合成酶活性
C.图示过程为光反应,该过程不需要酶的催化
D.甲表示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高的是叶绿素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高密度水产养殖常会引起池塘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养殖.如图为利用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的示意图,箭头所指为水流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
(1)鱼塘大量投饵后,水体常会出现有害的硫化物,这些硫化物最可能是饵料中的蛋白质分解产生的.
(2)图示系统在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同时,鱼塘富营养化还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一定的N、P元素营养.
(3)为调查图中稻田害虫的发生状况,可采用五点取样法,分别统计各种害虫的种群密度.
(4)通过稻田净化,B处水样中可溶性有机物浓度比A处显著下降,其主要原因是稻田中微生物(分解者)分解了大量有机物.
(5)在实验中需每天定时对藻细胞进行取样计数,取出的样液中需立即加入固定液,其目的是维持藻细胞数量不变.
(6)出现藻类水华的鱼塘尾水流经稻田后,B处水样中藻类数量大大减少.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藻类数量减少的原因有①②③(填序号).
①与水稻竞争光照的营养        ②消费者摄食           ③微生物等产生杀藻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过程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
B.酶A、B均可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C.过程①②所需的模板相同但原料不同
D.过程②③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大肠杆菌中直接编码乳糖代谢所需酶类的基因叫结构基因,包括基因lac Z、基因lac Y、基因lac A,结构基因的上游有3个对结构基因起调控作用的核苷酸序列,其中操纵基因对结构基因起着“开关”的作用,直接控制结构基因的转录,调节基因能够调节操纵基因状态,从而对“开关”起着控制作用,如图是科学家提出的一种基因表达调控假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中RNA聚合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它在基因中的结合位点称为启动子.
(2)图1中,过程①发生的场所是大肠杆菌拟核部位,过程②中遗传信息的准确传递,主要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及氨基酸的密码子.
(3)图2中一个mRNA可翻译出多种蛋白质,其原因是一个RNA上有多个起始密码或者翻译后一条肽链,被切成多条肽链.
(4)研究发现,当培养基中只含乳糖时,大肠杆菌才能合成乳糖代谢所需酶,其原因是当乳糖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后,阻遏蛋白与乳糖结合,失去了与操纵基因结合的能力,保证RNA聚合酶正常发挥功能;菌体内乳糖的浓度不会过高,满足大肠杆菌需要即可,因为酶基因操纵组会受到乳糖浓度的反馈抑制,该反馈抑制的意义在于既保证了大肠杆菌能量的供应,又可以避免物质和能量的浪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图Ⅰ是某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图Ⅱ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X、Y代表激素名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Ⅰ中,红细胞通过协助扩散吸收血糖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
B.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图Ⅰ中A液增多
C.地方性甲状腺肿大与图Ⅱ中Y激素分泌过量有关
D.图Ⅱ中甲既是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又能分泌激素,还能受激素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贵州思南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传统发酵技术的是( )

A.通过微生物的培养生产胰岛素 B.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C.利用乳酸菌发酵制作泡菜 D.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腐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广东汕头市高二上学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是恒温动物,在一定范围内能够随外界温度变化来调整自身的产热和散热,从而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假如正常个体处于0 ℃的环境中,产热为a1,散热为b1;处于30 ℃的环境中,产热为a2,散热为b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冷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

B.同30 ℃环境相比,人处于0 ℃环境中要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稳定,因此a1>a2,b1<b2

C.从30 ℃的环境中进入0 ℃的环境中,人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会增多,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

D.从30 ℃的环境中进入0 ℃的环境中,皮肤会起鸡皮疙瘩,这属于非条件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