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亲代噬菌体需用含有32P的培养液直接培养 | |
B. | 需设计一组用35S标记的噬菌体进行实验,形成相互对照 | |
C. | 噬菌体和大肠杆菌均要通过细跑分裂过程来实现增殖 | |
D. | 搅拌利于DNA和蛋白质的分离,便于单独观察它们在侵染过程中的作用 |
分析 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①研究着: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
②实验材料: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等.
③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④实验思路:S是蛋白质的特有元素,DNA分子中含有P,蛋白质中几乎不含有,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去观察它们的作用.
⑤实验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⑥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解答 解:A、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所以不能将普通噬菌体放在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A错误;
B、单独以上一组实验能够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但是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因此应设置用35S标记噬菌体的实验作为相互对照,B正确;
C、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进行细跑分裂,C错误;
D、搅拌不是把DNA和蛋白质分离,而是将吸附在细菌外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与细菌进行分离,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DNA和蛋白质就已分离了,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突触小体中的突触小泡中含有神经递质 | |
B. | 突触前神经元在静息时释放递质 | |
C. | 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前膜作用于突触后膜 | |
D. | 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一定引起后膜的兴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破坏各元素间的化学键 | B. | 破坏碱基对之间的化学键 | ||
C. | 破坏磷酸与脱氧核糖间的化学键 | D. | 破坏碱基与脱氧核糖间的氢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示a过程细胞中只有部分基因得到表达 | |
B. | 图示b过程中核酸的种类和含量都不会发生变化 | |
C. | 图示各细胞中的基因种类相同,但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差异 | |
D. | 两种骨细胞代谢相对较缓慢的原因可能与自由水含量较低有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中进行①、②过程的场所分别是细胞核、核糖体 | |
B. |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致病的直接原因血红蛋白分子结构的改变 | |
C. | 人体衰老引起白发的主要原因是酪氨酸酶活性下降 | |
D. | 图中基因2的表达反映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从而控制性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组别 | 亲代性状及来源 |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 |||
雄株 | 雌株 | ||||
性状 | 来源 | 性状 | 来源 | ||
杂交组合一 | 抗除草剂 | 乙研究组 | 抗除草剂 | 乙研究组 | 抗除草剂:不抗除草剂=2:1 |
杂交组合二 | 抗除草剂(M) | 甲研究组 | 抗除草剂 | 乙研究组 | 全部抗除草剂 |
杂交组合三 | 抗除草剂(M) | 甲研究组 | 抗除草剂 | 乙研究组 | 抗除草剂:不抗除草剂=3: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构成有机物的最基本的化学元素是氧 | |
B. | DNA完全水解后可得到磷酸,核糖和碱基 | |
C. | 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和脂肪 | |
D. | 细胞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维持离不开水和无机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 |
B. | 环境条件的改变导致了适应性变异的发生 | |
C. | 共同进化就是生物与生物间相互影响而进化 | |
D. |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