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如图一表示小麦细胞内部分代谢活动的相互关系,其中a、b、c代表不同的细胞器,①~⑤代表不同的物质.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以下结构或物质的名称:物质③氧气,结构a叶绿体.
(2)①②③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或被动运输).若K+要从土壤中吸收进入细胞内,除要消耗物质⑤外,同时还需要细胞膜上相应的载体协助.
(3)若小麦根长期浸泡在水中,就会产生大量的对根细胞有毒害作用的物质,请写出该生理过程的反应式
(4)图二表示棉田内棉叶在一天内吸收二氧化碳量的变化情况.如果C、F时间合成葡萄糖的速率相等,且均为36mg/dm2•h,则A、C、F三点的呼吸强度的比较结果是F>C>A.
(5)图三表示在一个种植有番茄植株的密闭装置内一昼夜(0时至24时)O2的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据图
分析:单位时间内,番茄植株光合作用产生的O2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O2相等的点是B、C.该番茄植株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了有机物?否.

分析 分析图一: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代谢活动的相互关系,其中a为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物质①是水;物质②是二氧化碳;b为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第二和第三阶段的场所;物质③是氧气;物质④为糖类等有机物;物质⑤为ATP.
分析图二:A点之前和H点之后,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AB段和GH段,细胞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B点和G点时,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BG段,细胞呼吸速率小于光合速率.
分析图三:AB段表示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B点和C点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BC段,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CD段表示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

解答 解:(1)据图1分析:a需要光照,说明是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而呼吸作用不需要二氧化碳,所以①是水,②是二氧化碳;b是线粒体,需要氧气,所以③是氧气,④是葡萄糖,⑤是ATP.
(2)①是水,②是二氧化碳,③是氧气,它们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钾离子进入细胞属于主动运输,需要细胞膜上相应的载体协助.
(3)小麦根长期浸泡在水中,根部会减小酒精途径的无氧呼吸,反应式为
(4)A点光照强度为0,此时植物呼吸释放二氧化碳速率为8mg/dm2•h.C、F时间所合成的葡萄糖速率相等,均为36mg/dm2•h,根据光合作用总反应式,6CO2→C6H12O6,假设C、F两点光合吸收二氧化碳速率为x(实际光合速率),则180:264=36:x,求得x=52.8mg/dm2•h,进一步可计算得到F点的呼吸速率为52.8(实际光合速率)-32(净光合速率)=20.8mg/dm2•h,C点的呼吸速率为52.8(实际光合速率)-36(净光合速率)=16.8mg/dm2•h,所以A、C、F三点的呼吸强度的比较结果是F>C>A.
(5)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三中B点和C点时,番茄植株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即番茄植株光合作用释放的O2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O2相等.经过一昼夜氧气的量下降,说明呼吸作用消耗量大于光合作用产生量,因此没有积累有机物.
故答案为:
(1)氧气     叶绿体          
(2)自由扩散(或被动运输)     载体
(3)
(4)F>C>A                  
(5)B、C     否

点评 本题结合细胞内部分代谢活动的相互关系图和曲线图,综合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具体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一中各结构和物质的名称;掌握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能准确判断图二和图三中点和线段的含义,再结合所学的只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高二上期末文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某稻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该系统采用了在稻田中养鸭,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数量,鸭粪作为水稻肥料的生态农业模式。请分析回答:

(1)除水稻、杂草、害虫、鸭和分解者等生物成分外,稻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还

包括 ,鸭在稻田生态系统中至少占 个营养级。

(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这部分能量最多有 %传递给害虫。

(3)写出鸭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____________。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数量的目的是调整 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4)稻田生态系统中的 能将鸭的粪便分解成无机物,被水稻利用,促进了生态系统的 循环。

(5)农民经常利用黑光灯诱捕稻田中的害虫,这是 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这种做法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从而保护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高二上期末文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唾液腺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

A.组织液 B.血浆 C.淋巴 D.唾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赫尔希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大致可分为以下4个步骤:
①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     ②用35S和32P 标记噬菌体
③放射性检测     ④离心分离
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为(  )
A.①②④③B.④②①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关于ATP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TP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
B.ATP分子中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
C.在叶绿体中没有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D.在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中,ATP产生的场所只能是细胞质基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用15N标记的一个DNA分子放在含有15N的培养基中复制三次,则含有14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是多少,含有15N的DNA单链占全部DNA单链的比例是多少(  )
A.1,$\frac{1}{8}$B.1,$\frac{1}{4}$C.$\frac{3}{4}$,$\frac{1}{8}$D.$\frac{3}{4}$,$\frac{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B.分子结构简式为A-T~P
C.化学性质稳定,不易水解D.其中A代表腺嘌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遗传系统图,II3为女性患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可能是红绿色盲症B.4是纯合子的概率为$\frac{1}{2}$
C.1与Ⅱ4的基因型不一定相同D.5患该遗传病的概率是$\frac{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过程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
①核膜消失  ②染色质丝螺旋缠绕为染色体  ③细胞体积增大  ④形成纺锤体  ⑤着丝点一分为二.
A.①②④B.①③⑤C.③④⑤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