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两个个体之间的交配就是杂交 | |
B. | 植物的自花授粉属于遗传学上的自交 | |
C. | 只有植物才能进行自交 | |
D. | 伴性遗传的正反交结果相同 |
分析 自交是指植物中自花受粉和同株异花受粉,可以是纯合子(显性纯合子或隐性纯合子)自交、杂合子自交.
杂交是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个体之间相互交配的方式,可以是同种生物个体杂交,也可以是不同种生物个体杂交.
测交是指杂种子一代个体与隐性类型之间的交配,主要用于测定F1的基因型,也可以用来判断另一个个体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
解答 解:A、具有相对性状表现的个体间的交配属于杂交,而杂合体与隐性个体之间的杂交称为测交,A错误;
B、植物的自花授粉属于遗传学上的自交,B正确;
C、雌雄同株植物能进行自花传粉属于自交,而自交除了雌雄同体的个体外,也可以是不同个体之间,只要基因型相同即可,C错误;
D、伴性遗传的正反交结果不同,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核膜 | |
B. | 细胞膜、叶绿体膜、核膜、线粒体膜 | |
C. | 线粒体膜、核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 |
D. | 叶绿体膜、细胞膜、线粒体膜、核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扩散 | B. | 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 ||
C. | 细胞吸收M需载体蛋白的参与 | D. | 细胞吸收M所需能量供应不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东莞市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甲型H1N1流感病毒表面有一层脂质包膜,膜上有糖蛋白突起,是引起冬季流感的主要病原体,患者常表现为畏寒、发热、头育、全身酸痛、乏力等,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型H1N1流感病毒主要侵染人体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使纤毛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从而引起人体 免疫功能降低。
(2)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经 摄取处理后,病毒表面的糖蛋白突起被传递给 细胞,刺激该细胞产生淋巴因子。病毒表面的糖蛋白在免疫学上称作 。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细胞免疫发生作用,用文字和箭头表示该过程:流感病毒→ →靶细胞裂解死亡。
(3)研究表明:发热症状产生的原因之一是淋巴因子刺激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其一方面通过神经支配,使 ,减少散热;另一方面,引起下丘脑分泌 ,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促进产热,从而引起发热症状。此时,体温调节中枢细胞的膜内电位为 。发热时,体表与外界温差增大,体表散热增多,皮肤内 感受器兴奋,继而引起畏寒的感觉。
(4)全身酸痛是由于流感病毒影响了机体呼吸机能,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增多造成的,该物质进入血液后可与血浆中 等离子发生作用,以维持血浆PH值的相对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凋亡是不受环境影响的细胞编程性死亡 | |
B. | 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 |
C. | 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 |
D. | 凋亡相关基因是机体固有的,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东莞市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1分)植物在高温、强光照和干旱环境的条件下气孔是关闭的,C4植物能利用叶片内细胞间隙中含量很低的CO2进行光合作用,C3植物则不能。常见的C3植物有菠菜、水稻、小麦等,常见的C4植物有玉米、甘蔗等。下图是两种植物利用CO2的途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过程②为 ,若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大气中的CO2,则在C4植物中14C的转移途径为 。最终是在 细胞中合成淀粉。
(2)C4植物能利用低浓度CO2,是因为C4植物对二氧化碳的亲和力 (高于或低于) C3植物,因此C4植物的CO2补偿点 (较高或较低),能在较低二氧化碳浓度下存活。
(3)如果环境高温、干燥,叶片的细胞会_________过多。此时植物叶片的气孔导度(气孔导度表示的是气孔张开的程度)的相应变化是_________(上升/下降),则CO2供应量会减少,导致光合速率下降。这时光合作用强度变化更明显的是____________(玉米/小麦)。
(4)试解释C4植物能在干旱热带地区生存的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