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为人体抗胃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是能与人体抗胃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原
B.细胞融合获得乙的原理和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原理基本相同
C.用特定选择培养基对乙筛选,融合细胞均能生长,未融合细胞均不能生长
D.丙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多次筛选后可获得能分泌所需抗体的丁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山东省高三年级四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遗传学之父”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基本规律,即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请用简要的文字说明自然种植下的豌豆大多是纯合子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常情况下,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F1全为高茎,F1自交,F2中高茎和矮茎比接近3:1。现有两株矮茎豌豆品种杂交,F1却全为高茎。让F1随机交配产生了192株后代,其中107株为高茎,85株为矮茎。
问:①F2表现型的分离比接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按孟德尔遗传定律分析,控制该对性状至少涉及_____对等位基因,两株亲本矮茎豌豆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基因用A和a、B和b、C和c ……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四川省资阳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生物膜上进行
B.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
C.分泌蛋白的修饰加工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同完成
D.细胞膜内外两侧结合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一是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在某家族中的系谱图(与甲病有关的基因为A、a,与乙病有关的基因为B、b),经调查,在自然人群中甲病发病率为19%。图二表示该家族中某个体体内细胞分裂时两对同源染色体(其中一对为性染色体)的形态及乙病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
(2)乙病致病基因是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基因。要确定其是否位于X染色体上,最好对家族中的________个体进行基因检测。
(3)图二的A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B细胞中含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4)根据图二的C细胞推断可知,图一中的Ⅱ2基因型是________。图一中Ⅲ3与自然人群中仅患甲病的男子婚配,则他们的后代患遗传病的概率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存在ATP合成酶
B.所有酶的合成都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C.温度能改变酶的活性,不能改变酶的结构
D.酶促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示为动物某组织细胞及其所处内环境(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剧烈运动后,①处pH值会明显下降
B.③生活的内环境中的水可来自于③和①
C.葡萄糖由①经②到达③的过程,依靠自由扩散来完成
D.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①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m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 |
B. | 两种群数量变化说明了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 |
C. | 两种群间能量流动方向是乙→甲 | |
D. | 两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小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上相邻的碱基通过氢键相连 | |
B. | ④的名称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 |
C. | 每个脱氧核糖都连接一个碱基和两个磷酸 | |
D. | ①和②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