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时所通过的选择渗透性膜是 ( )
A. 细胞膜 B. 液泡膜
C. 原生质层 D. 液泡膜和细胞膜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位科学家用高浓度的糖溶液饲喂一只动物,在接下来的3小时内,每隔半小时检查该动物血液中糖的浓度。下表是这项试验的结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动物正常的血糖浓度是75mg/dL
B. 120min时,血糖浓度降至75mg/dL,主要是胰岛素分泌增多,促进血糖利用和转化
C. 180min时,血糖浓度依然维持在75mg/dL,主要是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促进肝糖原分解
D. 该动物血糖浓度的调节方式主要是神经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细胞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同一个人体内的胰腺细胞和甲状腺细胞内mRNA种类不同
B. 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可为底物供能从而使反应能在较低温度下进行
C. 合成性激素的分泌细胞中内质网比较发达
D. 线粒体基质中含有核酸和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种自花受粉、闭花传粉的植物,其花的颜色为白色,茎有粗、中粗和细三种。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状态下该种植物一般都是 (填“纯合子”或“杂合子”),若让两株相对性状不同的该种植物进行杂交,应先除去母本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其目的是 ;然后在进行人工异花传粉的过程中,需要两次套上纸袋,其目的都是 。
(2)已知该植物茎的性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核基因(A、a ,B、b)控制。只要b基因纯合时植株就表现为细茎,当只含有B一种显性基因时植株表现为中粗茎,其他表现为粗茎。若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然状态下繁殖,则理论上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3)现发现这一白花植株种群中出现一株红花植株,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且该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之比始终为2∶1,试解释其原因: 。
(4)若已知该植物花色由D、d和E、e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DdEe的植株,其体细胞中相应基因在DNA上的位置及控制花色的生物化学途径如下图。则该植株花色为 ,其体细胞内的DNA1和DNA2所在的染色体之间的关系是 。该植株自交时(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现象),后代中纯合子的表现型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以天竺葵为实验材料开展了其叶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日变化关系研究。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图中曲线1表示 ;曲线2表示_________。
(2)从图示看,该植物光合作用在13时表现为“午休”现象,此时叶片细胞中的叶绿体内C3和还原氢的含量变化分别是 、 。
(3)如果将观察对象改为植物释放O2的速率,假定该植物只进行有氧呼吸,则释放的O2最快时的速率为 。
(4)在25℃的条件下,该兴趣小组将天竺葵置于不同光照强度及是否施肥的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该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30℃)。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①C点条件下限制该植物CO2吸收量的主要因素是 。
②与D点相比,B点条件下限制CO2吸收量的因素是 。
③土壤含水量在 的条件下施肥效果明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一株十分罕见的“一秆双穗”植株,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变异为显性突变
B.该变异株自交可产生这种变异性状的纯合个体
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D.由于突变频率低,所以该变异植株罕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用35S标记的氨基酸培养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测量细胞合成并分泌乳腺蛋白过程中各种膜结构的面积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各项表示a、b、c所代表膜结构的名称以及放射性标记出现的先后顺序,其中正确的是
A.a核糖体→b内质网→c高尔基体
B.a内质网→b高尔基体→c细胞膜
C.a高尔基体→b内质网→c细胞膜
D.a内质网→c高尔基体→b细胞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P 黄色×黑色
↓
F1 灰色
F2 灰色 黄色 黑色 米色
9 ∶ 3 ∶ 3 ∶ 1
A.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
B.F1与黄色亲本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
C.F1 和F2中灰色大鼠均为杂合子
D.F2黑色大鼠与米色大鼠杂交,其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