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下列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B.叶绿体中色素能够分离的原因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C.在研钵中加入二氧化硅、碳酸钙和绿叶后直接用杵棒慢慢研磨
D.实验结果中得到的滤纸条上最宽的色素带呈蓝绿色,最上面的色素带呈橙黄色

分析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①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
②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③各物质作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色素;层析液:分离色素;二氧化硅:使研磨得充分;碳酸钙: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④结果: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各种色素的颜色: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解答 解:A、叶绿体中的色素都能溶解于有机溶剂(如丙酮、酒精)中,所以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A正确;
B、叶绿体中色素能够分离的原因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越大,扩散速度越快,B正确;
C、在研钵中加入二氧化硅、碳酸钙、无水乙醇和绿叶后,因为乙醇有挥发性,用杵棒快速研磨,C错误;
D、实验结果中得到的滤纸条上最宽的色素带呈蓝绿色,最上面的色素带呈橙黄色,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课本基础实验的原理和选材,要求学生掌握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使用射线照射获得抗逆性强的“太辐一号”小麦的育种方法是(  )
A.杂交育种B.诱变育种C.单倍体育种D.多倍体育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过程中不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一项是(  )
A.植物体细胞杂交得到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
B.切取草莓幼苗的茎尖,获得脱毒的草莓苗
C.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得到多倍体植株
D.培育转基因植物得到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
B.激素不能组成细胞结构,但可以提供能量和直接参与代谢
C.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采集的小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也可放入试管中
D.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的实验中,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形态后,再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有关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一个物种能分为若干个种群  ②物种是能相互交配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③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④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物种.
A.①②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分受到适宜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翔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如图1表示该部位神经细胞的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如果增大②侧K+浓度,则a点上移
B.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Ⅱ有关
C.b→c过程中,大量Na+从细胞膜①侧到②侧
D.b点时,细胞膜①侧和②侧电位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
B.②只通过肺就能完成
C.内环境进入细胞的④是养料和氧气
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甲型H7N9流感病毒”的H和N分别指的是病毒表面的两大类蛋白质、血细胞凝集素和神经氨酸酶,病毒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型H7N9流感病毒进行无氧呼吸
B.病毒表面的两类蛋白质是在类脂层内合成的
C.病毒H7N9流感病毒具有较强的变异能力
D.在人工配制的富含有机物的培养基上就可以培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植物在有氧呼吸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全过程必须有氧参与,并且始终在线粒体中进行
B.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产生大量的[H]和ATP
C.第三阶段是[H]和氧结合产生H2O,同时生成大量的ATP
D.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分解成CO2和H2O,产生少量的[H]和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