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空2分,共16分)据图回答下列题目
图中A、B曲线分别表示在适宜的条件下,一定时间内某一必需矿质元素从大麦幼根不同部位向茎叶的输出量和在大麦幼根相应部位积累量的变化。请回答:
(1)只依据B曲线 (能、不能)确定幼根20~60mm部位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量,理由是
(2)一般情况下,土壤中该矿质元素的浓度比根细胞中的浓度 ,所以,幼根表皮细胞通过 方式吸收土壤中的矿质元素。缺氧条件下,根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量 ,原因是
(3)若大麦吸收矿质元素不足,老叶首先表现缺乏该矿质元素的症状,说明该矿质元素 (能、不能)被植物体再度利用。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大麦对该矿质元素的需要量 (相同、不相同)。
(1)不能 该部位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量等于输出量与积累量之和,只考虑B曲线只能得到积累量的数据,积累量不等于吸收量 (2)低 主动运输 减少 主动运输需要能量,缺氧时根细胞呼吸作用低,产生能量少 (3)能 不同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矿质代谢,关键是要读懂本题图中的两条曲线的含义及二者间的关系,只有知道了对根的某一部分来说,其矿质营养的积累量=吸收量-输出量,才可以知道根的吸收量。由图中可知,A曲线表示的是输出量,而B曲线是积累量,如果只观察B曲线,在距根顶端20-60毫米的范围内变化不大,所以不能判断此段幼根的吸收量。植物根系对矿质离子的吸收方式是主动运输,其过程需要能量供应,能量主要来源于根细胞的有氧呼吸产生的ATP,但在缺氧条件下也能通过无氧呼吸产生少量的ATP。植物根系吸收矿质离子的部位是根尖成熟区,此处有大量的根毛有利于矿质离子的吸收。当某种矿质离子的供应不足时,植物体内老叶中的部分细胞会通过分解作用将其内的含有该元素的不稳定的化合物分解,或将其中活泼的离子转运到幼嫩的生长旺盛部位,从而使老叶部位缺乏该元素出现一定的症状。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图表示生物体内的某种物质,请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每空2分,共16分。)
(1) A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元素组成。
(2) 单体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一分子的B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C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3) D、E在细胞中的分布可通过染色来观察,在显微镜下物质E被_______________染成________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2011学年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每空2分,共16分)饲料原料中的磷元素有相当一部分存在于植酸中,猪、禽等动物由于缺乏有关酶,无法有效利用植酸,造成磷源浪费,而且植酸随粪便排除后易造成环境有机磷污染。植酸酶能催化植酸水解成肌醇和磷酸,因此成为重要的饲料添加剂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磷元素不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个/哪些分子或结构中?______________。
A.核糖 B.核膜 C.核糖体 D.腺苷
(2)饲料加工过程温度较高,要求植酸酶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对其进行改造时,首先必须了解植酸酶的________________,然后改变植酸酶的氨基酸序列,从而得到新的植酸酶。
(3)为从根本上解决水稻中的高植酸问题,可将植酸酶基因导入水稻,培育低植酸转基因水稻品种。下图是获取植酸酶基因的流程,据图回答:
①图中基因组文库________________(小于/等于/大于)cDNA文库;
②A、C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可以/不可以)使用同一种探针筛选含目的基因的菌株;
③目的基因I和II除从构建的文库中分离外,还可以分别利用图中哪些分子为模板直接进行PCR扩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CR反应包含多次循环,每次循环包括三步,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将植酸酶基因导入水稻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提高猪对饲料中磷的利用率,科学家将带有植酸酶基因的重组质粒转入猪的受精卵中。该受精卵培养至一定时期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方法,从而一次得到多个转基因猪个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届新疆乌鲁木齐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卷 题型:综合题
(每空2分,共16分)为探究NaCl和CuSO4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见表。请回答:
| 1 | 2 | 3 | 4 | ||||
1%NaCl溶液(mL) | 1 | | | | ||||
1% CuSO4溶液(mL) | | 1 | | | ||||
1% Na2SO4溶液(mL) | | | 1 | | ||||
蒸馏水(mL) | | | | 1 | ||||
pH6.8缓冲液(mL) | 1 | 1 | 1 | 1 | ||||
1%淀粉溶液(mL) | 1 | 1 | 1 | 1 | ||||
唾液淀粉酶溶液(mL) | 1 | 1 | 1 | 1 | ||||
各试管放入37℃恒温水浴保温适宜时间 | ||||||||
取出试管,加入1%碘溶液0.1mL | ||||||||
观察结果 | 无色 | 深蓝色 | 浅蓝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测试理综试题(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每空2分,共16分)据图回答下列题目
图中A、B曲线分别表示在适宜的条件下,一定时间内某一必需矿质元素从大麦幼根不同部位向茎叶的输出量和在大麦幼根相应部位积累量的变化。请回答:
(1)只依据B曲线 (能、不能)确定幼根20~60mm部位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量,理由是
(2)一般情况下,土壤中该矿质元素的浓度比根细胞中的浓度 ,所以,幼根表皮细胞通过 方式吸收土壤中的矿质元素。缺氧条件下,根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量 ,原因是
(3)若大麦吸收矿质元素不足,老叶首先表现缺乏该矿质元素的症状,说明该矿质元素 (能、不能)被植物体再度利用。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大麦对该矿质元素的需要量 (相同、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年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下图表示生物体内的某种物质,请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每空2分,共16分。)
(1) A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元素组成。
(2) 单体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一分子的B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C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3) D、E在细胞中的分布可通过染色来观察,在显微镜下物质E被_______________染成________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