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保留接触抑制的细胞在培养瓶壁上可形成多层细胞
B.传代培养过程上多数细胞的细胞核型会发生改变
C.二倍体细胞的培养次数通常是无限的
D.骨髓瘤细胞可进行传代培养

分析 动物细胞培养
1、定义:就是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增殖.
2、原理:细胞增殖
3、过程:

注意:
①10代以内细胞保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无突变发生,常用于实践或冷冻保存.
②超过50代,极少数细胞突破自然寿命极限,突变成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能力;若超过50代,细胞不再增殖,全部死亡,则说明细胞没有发生癌变.
③分瓶之前,称原代培养;出现接触抑制用胰蛋白酶处理,再分瓶培养为传代培养.

解答 解:A、培养保留接触抑制的细胞在培养瓶壁上只能形成单层细胞,A错误;
B、传代培养过程上少数细胞的细胞核型会发生改变,B错误;
C、二倍体细胞的培养次数通常是有限的,只有少数细胞突变后可无限传代,C错误;
D、骨髓瘤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因此可进行传代培养,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动物细胞培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动物细胞培养的具体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有关真核细胞DNA分子的复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复制过程中先是全部解旋,再半保留复制
B.复制过程中不需要消耗ATP
C.DNA聚合酶催化两个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之间的连接
D.复制后产生的两个子代DNA分子共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阅读有关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1:l895年Overton在研究各种未受精卵细胞的透性时,发现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透过细胞膜十分困难.
资料2:20世纪初,科学家们第一次将细胞膜从某种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它们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
资料3:1925年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某种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细胞表面积的2倍.
资料4:1 9世纪30年代初,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细胞膜不可能是单纯磷脂分子构成,再通过实验进一步发现可能还有蛋白质,于是提出在磷脂双分子层内外两侧都有蛋白质分子覆盖的假说.
资料5:l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一亮一暗”的三层结构.
按照“三明治”模型,科学家经过计算认为生物膜至少厚约1 5-20nm.但电镜照片中,实际测得细胞膜的厚度约为7-1Onm.
资料6: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等做了一系列相关融合实验.
(1)仅通过对资料l的分析,你能对膜结构提出什么样的假说?膜是由脂质组成的(或膜含有脂质)
(2)资料2、3中要获得纯净细胞膜,最好选择哺乳动物的哪一类细胞?试简述理由:成熟的红细胞,因为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器膜和核膜(或其他膜结构)
(3)从资料3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膜中的脂质分子为连续的两层(或膜含有双层脂质分子).
(4)资料4、5中,通过比较分析生物膜的计算厚度和实测厚度,科学家对膜结构模型提出了什么样的假说?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应该镶嵌(或不是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中.
(5)资料6中,科学家最早是用红色荧光染料标记人细胞的膜蛋白,用绿色荧光染料标记小鼠细胞的膜蛋白,进行融合实验.刚融合时,融合细胞一半发绿色荧光,另一半发红色荧光.在37℃下经过40min,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这一实验现象表明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是可以流动的(或膜有流动性)
(6)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综合以上实验,并在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基础上,提出了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流动镶嵌模型.
(7)在细胞膜的外侧,有一层由蛋白质和糖类结合形成的物质,叫做糖蛋白,它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功能.例如与细胞表面的保护、润滑、识别有密切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美国德克萨斯州科学家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猫,这只小猫毛色花白,看上去完全不像生养它的花斑猫妈妈,也不完全像为它提供细胞核的基因猫妈妈.对该克隆猫毛色的解释合理的是(  )
①发生了基因突变             ②提供卵母细胞的雌猫细胞质基因进行了表达
③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代孕花斑猫妈妈的基因进行了表达.
A.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利用基因工程,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并成功表达的过程中与“基因”的生理活动无关的酶是(  )
A.限制酶B.DNA聚合酶C.DNA连接酶D.RNA聚合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基因重组技术和细胞融合技术都可能用到的是(  )
A.聚乙二醇B.纤维素酶C.病毒D.质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实质是(  )
A.细胞质融合的过程B.细胞核融合的过程
C.细胞膜融合的过程D.细胞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问题:
(1)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需煮沸,其目的是杀灭杂菌.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目的是增加乳酸菌数量.
(2)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发酵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细胞的细胞质中.
(3)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温度、腌制时间和食盐用量等.
(4)从开始制作到泡菜品质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乳酸菌数量增多,杂菌数量减少,原因是乳酸菌比杂菌更为耐酸.
(5)亚硝酸盐的测定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请回答下列有关实验的问题:
(1)大豆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为了检测大豆种子中是否含有蛋白质,应选取的试剂是双缩脲;西瓜汁和梨汁比较,适宜用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理想材料是梨汁.
(2)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研磨时为了保护色素不被破坏,要加入碳酸钙;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扩散最快的一条色素带呈橙黄色.
(3)在做“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时,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能被甲基绿染成绿色的物质是DNA,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时,可以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而细胞质几乎接近无色的染液是健那绿.
(4)现有三支试管A、B、C,向试管A、C内各加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向试管B内加入2mL蔗糖溶液,再按如图所示步骤操作,最后分别用斐林试剂检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的加热方式为水浴.
②A、B、C试管中会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A.
③试管A和B对照,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④试管A和C对照,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