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如图表示一个亲代种群由于地理隔离(河流和山脉)形成了两个新的种群,进而进入化为两个新物种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1、2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相互间无影响
B.地理隔离导致种群1、2与亲本种群之间基因交流受阻
C.种群1、2基因库的差异是导致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D.种群1、2受不定向的选择,保留部分个体

分析 隔离是在自然条件下不同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进行基因交流的现象,分为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物种的形成包括三个阶段: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解答 解:A、种群1、2出现的突变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相互之间没有必然联系,A正确;
B、地理隔离导致种群1、2与亲本种群之间基因交流受阻,B正确;
C、种群1、2基因库的差异是导致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C正确;
D、自然选择是定向的,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要求考生能够掌握物种形成的一般途径,解题时能够明确“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再结合题干信息准确判断各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所示为某雄性动物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图,请据图回答:

(1)该图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阶段,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
(2)减数第一次分裂时,要分离的染色体是A和B、C和D.
(3)该细胞全部分裂完成后,可形成4个子细胞,它们的名称是精细胞,经变形后名称是精子.
(4)图中具有的染色体、着丝点、DNA分子数依次是4、4、8.
(5)a和a′互称为姐妹染色单体,它们是在间期经过了复制而形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有关细菌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长出的单个菌落含有多种细菌
B.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抑制真菌而促进细菌生长
C.向液体培养基中通入氧气能促进乳酸菌的生长
D.培养液中溶氧量的变化,会影响酵母菌的生长繁殖和代谢途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表示某真核生物基因的片段及其转录出的信使RNA,请据图回答问题(几种相关氨基酸的密码子见表):
亮氨酸CUA、CUC、CUG、CUU、UUA、UUG
缬氨酸GUA、GUC、GUG、GUU
甘氨酸GGU
甲硫氨酸AUG
(1)形成③链的过程叫做转录,模板是①链(填序号),主要场所是细胞核,需要的原料是四种核糖核苷酸.
(2)形成③链的过程与DNA复制的过程,都是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3)③链进入细胞质后与核糖体结合,在合成蛋白质过程中,转运RNA运载的氨基酸依次是甲硫氨酸、缬氨酸(依次填写前两个氨基酸的名称).
(4)若该基因有100个碱基对,可编码的氨基酸最多有33个.
(5)若该基因复制时发生差错,当上图a处所指由A变成G时,这种突变对该蛋白质的结构有无影响?无影响,为什么?因为突变后,转录得到的密码子依然编码同一种氨基酸(缬氨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B、C、D是丙中具有捕食关系的四种生物,其有机物量所占比例如图所示.下表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数据统计表(不考虑未利用的能量),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生物类群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四营养级分解者
从上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kJ)140.016.10.9221.7
呼吸消耗的能量(kJ)501.279.113.20.5192.6
(1)该草原生态系统的功能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2)图中A生物的下一营养级生物为B和C(填字母);D生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0.4KJ;②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是(含碳)有机物.
(3)若该草原受重金属污染,则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最高的是种群D.
(4)据表分析A与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1.5%(保留小数点后一位).由绿色植物流入分解者的能量除包含遗体、残枝落叶中的能量外,还包含草食动物(A)的粪便中的能量.
(5)草原在维持气候、净化空气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6)若人在该草原生态系统中开辟了一个农场,种有10000kg玉米,玉米子粒既作为鸡的饲料,也作为人的粮食.最初人的食物比例为$\frac{1}{3}$来自鸡,$\frac{2}{3}$直接来自玉米.为了养活更多的人口,现调整人的食物比例为$\frac{1}{6}$来自鸡,5/6来自玉米.若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现在养活的人口约是原来的1.6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酶活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图1表示酶A和酶B在不同温度下催化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抑制酶活性的两个模型(模型A中的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从而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效应;模型B中的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能改变酶的构型,使酶不能与底物结合,从而使酶失去催化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l所示两种酶中,可能是来自热泉中的细菌体内的酶是酶B.
(2)在0~80℃的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酶B的活性逐渐升高.如果先将酶A置于80℃的温度下,然后逐渐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将不变,原因是酶A在800C时已失活.
(3)研究发现精氨酸能降低酶B的活性.为探究精氨酸降低酶B活性的作用方式属于模型A还是模型B,采取的实验思路大致是在酶量一定且底物浓度合适并使酶活性充分发挥的反应体系中加入精氨酸,同时不断提高底物浓度,观察酶促反应速率变化.如果酶促反应速率能恢复  (填“能恢复”或“不能恢复”),则说明精氨酸降低酶活性的作用方式属于模型A;如果酶促反应速率不能恢复(填“能恢复”或“不能恢复”),则说明精氨酸降低酶活性的作用方式属于模型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两物种的数量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用标志重捕法估计出物种B的种群密度为m时,发现有部分标记的个体被人类所捕杀,不考虑其他因素,则实际的物种B种群密度应该小于m.(大于、小于或等于)
(2)物种A和物种B之间信息传递的方向是A?B.
(3)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渠道)流动.
(4)假设草原遭遇了火灾,经过多年以后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此过程中发生的是次生演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嗜热土壤芽胞杆菌产生的β-葡萄糖苷酶(BglB)是一种耐热纤维素酶,为使其在工业生产中更好地应用,开展并得到了以下试验结果,如图.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已知BglB基因不含图1中限制酶识别序列.PCR扩增bglB基因时,选用嗜热土壤芽胞杆菌杆菌基因组DNA作模板,进行扩增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BglB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为使PCR扩增的BglB基因重组进该质粒,扩增的BglB基因两端需分别引入NdeI和BamH I两种不同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大肠杆菌不能降解纤维素,但转入上述建构好的表达载体后则获得了降解纤维素的能力,这是因为转基因的大肠杆菌分泌出有活性的BglB酶.
(2)根据2、3可知,80℃保温30分钟后,BglB酶会(因高温)变性失活;为高效利用BglB酶降解纤维素,反应温度最好控制在60(填“50”、“60”、“70”、“80”)℃.
(3)在PCR扩增BglB基因的过程中,加入诱变剂可提高BglB基因的突变率.经过筛选,可获得能表达出热稳定性高的BglB酶的基因.与用诱变剂直接处理嗜热土壤芽胞杆菌相比,上述育种技术获得热稳定性高的BglB酶基因的效率更高,其原因是在PCR过程中A、C(多选).
A.仅针对BglB基因进行诱变     B.BglB基因产生了定向突变
C.BglB基因可快速累积突变       D.BglB基因突变不会导致酶的氨基酸数目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生物学事实描述错误的是(  )
A.科研上常用“染色排除法”鉴别细胞的死活利用了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B.水盐平衡调节涉及多种激素和神经的协调作用
C.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表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轮作即为在同一块土地有计划地更换作物来耕种,这与作物根系对矿质元素的选择性吸收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