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水稻(基因型为AaBb)的花药通过无菌操作,接入试管,经过如下过程培育试管苗.以下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a用花药离体培养形成愈伤组织
B、b中愈伤组织通过有丝分裂产生
C、c培养基中至少应有细胞分裂素和乙烯
D、d试管苗的生长发育需要光照(+代表加入,-代表缺失)
考点:植物培养的条件及过程
专题:
分析:题图表示花药离体培养法,其中a→b表示脱分化过程,b→c表示再分化过程,d中形成的幼苗是由花粉直接发育而来的,属于单倍体幼苗.
解答: 解:A、a表示花粉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故A正确.
B、花粉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细胞不断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故B正确.
C、决定植物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因素是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比例,特别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协调作用在组织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故C错误.
D、试管苗需要光照合成叶绿素,也需要光照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稻瘟病严重影响水稻的髙产稳产.为选育抗稻疽病品种,研究人员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 易感稻瘟病的水稻种子(基因型为aabb),在太空运行18天后返回.由这批种子长成的植 株中有少数出现抗稻瘟病性状,这些抗病植株的自交后代均出现性状分离,但分离情况不 同,其中甲、乙两植株自交后代的分离情况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亲本植物 子代植株
抗稻瘟病(株数) 易感稻瘟病(株数)
79 26
136 9
(1)甲、乙植株出现抗稻瘟病性状最可能是
 
的结果.在处理过的种子长成的植株中,只有少数植株出现抗病性状,而且其自交后代的分离情况存在差异,这分别体现了 该变异类型具有
 
 
的特点
(2)甲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接近于
 
,由此可推断甲的基因型为
 

(3)根据乙植株自交后代出现的性状分离情况,可推知乙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
 

(4)在乙植株子代的抗病个体中,其自交后代依然保持抗病性状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这些个体的基因型有
 
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莱杭鸡羽毛的颜色由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其中B、b分别控制黑色和白色,A能抑制B的表达,A存在时表现为白色.某人做了如下杂交实验.
代别亲本(P)组合子一代(F1子二代(F2
表现型白色(♀)×白色(♂)白色白色:黑色=13:3
若F2中黑色羽毛莱杭鸡的雌雄个体数相同,F2黑色羽毛莱杭鸡自由交配得F3.F3中(  )
A、杂合子占
4
9
B、黑色占
8
9
C、杂合子多于纯合子
D、黑色个体都是纯合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干细胞发育过程中的三个途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的潜能
B、干细胞分化成组织细胞时,遗传信息将发生改变
C、组织细胞的老受基因调控,但细胞的结构不发生改变
D、组织细胞的凋亡不受基因调控,但细胞内溶酶体的功能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某高等动物(基因型Aa)体内四个正在分裂的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表示的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
B、卵巢会出现这四种细胞,乙图表示次级卵母细胞
C、如果甲图1号染色体上有A基因,一般情况下,染色体4和8上有a基因
D、乙、丙、丁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的某些时期中有关物质和结构数量变化的部分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若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a=46(个)
B、若表示减数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a=23(个)
C、若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a=2(组)
D、若表示减数分裂中核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a=23(个)或46(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A表示为进化提供原材料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B、B表示地理隔离,是产生新物种的一个必经阶段
C、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
D、C表示生殖隔离,是指两种生物杂交后代不可育或不能产生杂交后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衰老或凋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衰老表现为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减小
B、老年人皮肤色素沉积出现“老年斑”,原因可能是紫外线照射引起色素沉积
C、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与基因的作用无关
D、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Ⅰ.为了研究在大豆种子萌发和生长过程中糖类和蛋白质的相互关系,某研究小组在25℃、黑暗、无菌、湿润的条件下萌发种子,然后测定在不同时间种子和幼苗中相关物质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

(1)在观察时间内,图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是
 
,萌发前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大豆种子的
 
中,此结构最初由
 
发育而来.
(2)上图表明:糖类和蛋白质之间的关系是
 
.糖类在
 
过程中产生一些中间产物,可以通过
 
作用生成相对应的
 

(3)如果在同样条件下继续培养,预测如图曲线的最终变化趋势是
 
,其原因是
 

Ⅱ.在上述定量测定之前,进行了蛋白质含量变化的预测实验,请填充实验原理;判断实验步骤中划线部分是否正确,并更正错误之处;写出实验结果.
(1)实验原理:蛋白质
 
.其颜色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2)实验步骤:
①将三份等量大豆种子分别萌发l、5、9天后取出,各加入适量蒸馏水,研碎、提取、定容后离心得到蛋白质制备液;
②取3支试管,编号l、2、3,分别加入等量的萌发1、5、9天的蛋白质制备液;
③在上述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
双缩脲试剂A和B(按比例配置)的混合液
a
,振荡均匀后,
在沸水浴中加热观察
b
颜色变化.
a:
 

b:
 

(3)实验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