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现有两种淀粉酶A与B,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这两种淀粉酶的活性。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原理:温度等条件可以影响酶的活性;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产生麦芽糖;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溶液的吸光度时,物质含量越多,其吸光度越大,因此可测出物质的相对含量.
实验材料:一定浓度的淀粉溶液、相同浓度的淀粉酶A和淀粉酶B溶液、水浴缸、温度计等.
实验过程:如表所示.
组 别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①设置水浴缸温度(°C) | 20 | 30 | 40 | 50 | 20 | 30 | 40 | 50 |
②取8支试管各加入淀粉溶液(mL),分别保温5分钟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③另取8支试管各加入等量淀粉酶溶液,分别保温5分钟 | 酶A | 酶A | 酶 A | 酶 A | 酶B | 酶B | 酶B | 酶B |
④将同组两个试管中的淀粉溶液与淀粉酶溶液混合摇匀,保温5分钟 |
实验结果:图甲是40℃时测定酶A催化淀粉水解成麦芽糖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乙是第④步保温5分钟后,用分光光度计对各组淀粉剩余含量进行检测的结果。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因变量有_____________,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
(2)若适当降低温度,在相同时间内测得图甲中P点将向_____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span>
(3)1、6两组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做对照,原因是实验设计要遵循_______原则。
【答案】酶的种类、温度 各组淀粉剩余含量(麦芽糖的生成量) 降低反应活化能 左 不能 单一变量
【解析】
1、酶能够催化化学反应的机理是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是温度、pH等。生物实验遵循的一般原则是对照原则、等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控制无关变量原则等。
2、根据题意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这两种淀粉酶的活性。
3、分析表格可知:1―4组探究了不同温度下酶A的活性变化,5―8组探究的是不同温度下酶B的活性变化;1―4组各组之间可以构成相互对照,5―8组之间可以构成相互对照,同时相同温度下不同酶之间也可以构成对照关系。
4、分析图乙可知:酶A在50℃条件时淀粉含量较少,所以酶A在50℃条件时活性较高,酶B在40℃条件时淀粉含量较少,所以酶B在40℃条件时活性较高。
(1)自变量是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量,根据题意可以看出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这两种淀粉酶的活性,因此实验有两个自变量,即酶的种类和温度;无关变量有PH、反应时间、溶液的量、淀粉的浓度、酶的浓度等。实验的因变量是受到自变量影响而发生改变的因素,根据题意结合图甲和图乙可知,因变量为各组淀粉剩余含量或麦芽糖的生成量。酶作用的机理是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2)根据图乙可知,酶A在50℃条件时活性较高。曲线中的P点表示的是生成物的最大值,此时淀粉已被完全分解,此时曲线表示的是在40℃时的反应,而降低温度,酶的活性降低,酶促反应的速率下降,则在相同时间内测得图甲中P点将向左移动。
(3)表中1、6两组温度不同、酶种类也不同,不遵循实验设计中的单一变量原则,故二者不能构成对照关系。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图中种群数量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种群“J”形曲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
B. 种群呈逻辑斯谛增长的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就是指数增长
C. 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600时,种群的自然增长率为0
D. 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研究高温条件下不同干旱水平对大豆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者利用“豫豆19”大豆进行了实验。分别研究了土壤水分条件正常组(CK),中度干旱组(L)和重度干旱(M)的丙二醛(MDA,膜脂氧化产物可反映膜系统受损程度)、脯氨酸(蛋白质分解产物)和叶绿素含量随高温干旱胁迫时间变化情况。结果如下图:
(1)实验时可用__________来提取光合色素再进行分离得到叶绿素,其中叶绿素a为_____色。
(2)由研究结果可知,随高温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三组大豆净光合速率都将呈现_____趋势,推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认为高温干旱环境还可能通过减小气孔导度从而降低大豆的光合速率,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做出此假设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遗传工作者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II-4不含有甲病基因,人群中乙病发病的概率是1/100,系谱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双胞胎(Ⅳ-1与Ⅳ-2)同时患有乙遗传病的概率是1/6.
C. Ⅲ-1与一个正常的男性婚配,所生子女正常的概率是15/22
D. II-3和Ⅲ-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基因、DNA、染色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DNA复制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B. DNA和染色体都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C. 基因在DNA上,DNA是基因的集合
D. 染色体结构变异可能导致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医学上在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时,通常要进行细菌的耐药性监测,实验方法如下:将含有一定浓度不同抗生素的滤纸片放置在已接种被检菌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抗生素向周围扩散,如果抑制生长,则在滤纸片周围出现抑菌圈(图中里面的圈),结果如下图所示。
(1)图中最有效的是____________培养皿中的抗生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上述最有效的抗生素对细菌进行处理,并测定细菌数量变化,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向培养基中加抗生素的时刻为b点,理由是抗生素使细菌中________的个体大量死亡而数量下降。尽管有抗药性基因存在,但使用抗生素仍然能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原因在于细菌种群中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长期使用同一种抗生素,细菌会产生抗药性的原因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1中A、B两侧为两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表示细胞在某生理过程中前后膜面积的变化。请分析回答:
(1)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 ]________,在有丝分裂中,复制后移向两极发出星射线的是[ ]________。
(2)在玉米田中有时会出现极少数的白化苗,该白化苗由于不能合成有机物而很快死亡,你认为这是由于细胞中[ ]________的发育异常导致的。
(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你认为与之有关的结构是[ ]________。
(4)研究表明硒对线粒体膜有稳定作用,可以推测人体缺硒时下列细胞中最易受损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脂肪细胞 ②表皮细胞 ③心肌细胞 ④口腔上皮细胞
(5)若用标记的氨基酸培养B侧细胞,该细胞可合成并分泌含的蛋白质。在此过程中,细胞内某些结构的膜面积变化如图2所示。图中1~3所代表的细胞结构名称分别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环境因素对某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将植物在相应条件下处理14天后,测定叶的叶绿素含量,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时,应在相同部位随机取样,为提高数据的可信度,还应该进行的科学处理方法是______。
(2)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因为叶绿素吸收的光能,一方面能将水分解成______;另一方面被转变为储存在______中的化学能。所以叶绿素含量下降会导致光合速率下降。
(3)根图分析可知,若长时问遇到低温天气,叶绿素含量会______(填“增加”“降低”)为减少低温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除升温方法外,可对植物进行______的处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小组进行“探究DNA的复制过程”的活动,结果如图所示。其中培养大肠杆菌的唯一氮源是14NH4Cl或15NH4Cl。a、b、c表示离心管编号,条带表示大肠杆菌DNA离心后在离心管中的分布位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本活动运用了同位素示踪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
B. a管的结果表明该管中的大肠杆菌是在含14NH4Cl的培养液中培养的
C. b管的结果表明该管中的大肠杆菌的DNA都是14N–15N-DNA
D. 实验结果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