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如图是一个遗传病的系谱(设该病受一对基因控制,A是显性,a是隐性),请据图回答.
(1)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是隐性遗传.
(2)Ⅱ5的基因型是Aa.
(3)Ⅲ10可能的基因型是AA或Aa,她是杂合体的机率是$\frac{2}{3}$.
(4)Ⅲ10与有该病的男性结婚,其子女得病的机率是$\frac{1}{3}$.

分析 分析系谱图:Ⅱ5和Ⅱ6都不患该病,但他们有一个正常的女儿,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解答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由Ⅲ9(aa)可知Ⅱ5的基因型为Aa.
(3)由Ⅲ9(aa)可知其亲本均为Aa,则Ⅲ10的基因型及概率为$\frac{1}{3}$AA或$\frac{2}{3}$Aa,因此她是杂合体的机率是$\frac{2}{3}$.
(4)Ⅲ10的基因型及概率为$\frac{1}{3}$AA或$\frac{2}{3}$Aa,她与有该病的男性(aa)结婚,其子女得病的机率是$\frac{2}{3}$×$\frac{1}{2}$=$\frac{1}{3}$.
故答案为:
(1)常  隐   
(2)Aa   
(3)AA或Aa   $\frac{2}{3}$               
(4)$\frac{1}{3}$

点评 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能根据系谱图准确判断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能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A、B、C代表不同的种群,已知A和B原本属于同一物种,都以物种C作为食物来源.由于地理隔离,且经过若干年的进化,现在不太清楚A和B是否还属于同一物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和B在一起还能进行自由交配,则他们就一定不存在生殖隔离
B.若A和B生存环境差别较大,则环境的选择作用将诱发其中个体产生不同的变异
C.若A和B仍然为同一物种,则它们具有共同的基因库
D.A、B和C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决定了进化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图表示基因型为Rr的生物某器官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D时期细胞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B.在L时期基因组成可能为RR、rr
C.在F时期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加倍
D.在I时期DNA与染色体之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图是某物质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该物质名称为三肽.
(2)该化合物由3种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请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该物质中第一个氨基酸的R基是-H,脱水缩合后形成的肽键是指图中的②(填序号).
(3)该物质水解时需要2个水分子;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则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a-36,其它蛋白质与该物质的不同之处在于氨基酸的数目、种类、排列顺序及肽链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这些因素使蛋白质结构多种多样,它们在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的,如:结构蛋白、催化作用(酶)、运输作用、信息传递、免疫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农业上常用的育种方法如下:
a.甲品种×乙品种→F1→F1花粉离体培养得到许多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若干植株→F2人工选择→性状稳定的新品种
b.正常幼苗→秋水仙素处理→人工选择→性状稳定的新品种
c.种子搭载人造卫星到太空→返回地面种植→性状稳定的新品种
d.获得甲种生物的某基因→通过某种载体将该基因导入乙种生物→性状稳定的新品种
(1)a方法是单倍体育种育种,突出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2)通过b途径获得的新品种属于多倍体,此育种方式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染色体变异,育种中使用的秋水仙素主要作用原理是抑制分裂细胞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3)c方法中搭载的种子应当是萌动的(“干燥的”、“萌动的”、“休眠的”);此种育种的遗传学原理基因突变.
(4)d方法是基因工程育种,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甲、乙两图,其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甲,判断的依据是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甲细胞中有一个环状的DNA分子,位于细胞内特定的区域,这个区域叫做拟核.
(2)甲、乙两细胞结构的相同点是具有细胞膜,细胞质,DNA分子和核糖体.由此看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具有统一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显微镜是生物学科中最为重要的观察工具之一,下面是关于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1)在低倍镜下寻找到需观察的细胞后,若要进一步放大观察,则操作的主要程序为:
①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②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③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2)图1是在使用目镜为10×,物镜也为10×的显微镜下观察蛙的皮肤上皮细胞时的视野,图2是更换物镜后的视野,则更换的物镜应为40×(放大倍数).
(3)若在低倍镜视野中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很可能在B
A.物镜上    B.目镜上    C.装片上    D.反光镜上
(4)细胞内的细胞质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流动着,其方式多数呈环形流动.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逆时针.
(5)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时,一般需经染色才能较清楚的观察到,若无染色剂,应怎样调节显微镜也可以较清楚的观察到口腔上皮细胞?缩小光圈(或调节反光镜)降低视野的亮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某DNA分子含100对碱基,其中220个氢键,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该DNA分子含有40个碱基A
B.该DNA分子最多含有33个密码子
C.该DNA分子转录形成的RNA中最多含80个碱基U
D.该DNA分子的两条链中碱基$\frac{A+T}{G+C}$比值可能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哺乳动物眼睛视网膜上感受色彩的细胞是(  )
A.角膜B.视锥细胞C.神经纤维D.视杆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