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9.下列有关生物工程与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PCR技术可用于目的基因的获取
B.选择单核居中期向单核靠边期过渡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成功率高
C.在以尿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一定是尿素分解菌
D.“三北防护林”建设中,应遵循协调与平衡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

分析 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
影响花药组织培养的因素有很多,如材料和培养条件、亲本植株的生长条件、材料的低温预处理、接种密度等,其中材料的选择与培养基的成分是主要影响因素;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
生态工程原理: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
2)物种多样性原理:物种繁多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
3)协调与平衡原理: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境承载力(环境容纳量)的限度;
4)整体性原理:生态系统建设要考虑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影响;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要通过改善和优化系统结构改善功能;
6)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各组分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使得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顺利完成,并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即“1+1>2”.

解答 解:A、PCR是体外快速复制DNA的技术,可用于目的基因的获取,A正确;
B、选择单核期的花药培养的成功率要高,B正确;
C、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长出的不都是尿素分解菌,还有可能是自生固氮菌,C错误;
D、“三北防护林”建设中,生态适应性问题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原理;树种多样性问题体现了物种多样性原理,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PCR技术、了微生物分离与培养、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等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6XY女性综合征”是性反转综合征的一种,其发病原因是由于Y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基因SRY丢失或易位所致.如图甲为此病患者染色体组成情况.图乙为人类XY染色体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患者的表现的性别是女性,其遗传病的类型为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检测此类遗传病最直接、最可靠的方法是基因检测,检测前需运用PCR技术将SRY基因扩增并制成探针.
(2)若X染色体第Ⅱ区段有某基因A,则位于Y染色体对应位置的基因为A或a.
(3)大麻为雌雄异株的植物,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性状抗病(基因B)对不抗病(基因b)为显性.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判断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请完善下列实验方案并确定该基因的位置:
实验步骤:
a.取纯种雄性抗病个体与纯种不抗病个体杂交,得F1
b.以F1中抗病个体作父本,隐性不抗病作母本杂交得F2
实验结果及预测:
c.若若F2代雌雄个体既有抗病,又有不抗病,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d.若若F2代雌性个体均为不抗病,雄性个体均为抗病,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分析图,完成下列问题.
(1)萃取剂可分为水溶性和水不溶性两种,乙醇和丙酮属于水溶性有机溶剂,在提取β-胡萝卜素时,常采用的原料是胡萝卜,因为其不仅廉价易得,而且β-胡萝卜素含量也较高.
(2)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同时也受到原料颗粒的大小、紧密程度、含水量、萃取的温度和时间等条件的影响.
(3)萃取过程中,第一步需将胡萝卜进行粉碎和干燥,以提高效率.因为有机溶剂都是易燃物,所以应避免明火加热,而采用水浴加热的方法,通过加热处理,-胡萝卜素溶解在萃取剂中,再经萃取得到萃取液,经过过滤后,可浓缩 得到纯净的β-胡萝卜素.
(4)提取DNA还可以利用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原理.利用该原理时.应选用怎样的酶和怎样的温度值?蛋白酶 温度60-80℃.采用DNA不溶于酒精的原理,可以达到什么目的?将DNA和蛋白质进一步分离
(5)怎样鉴定析出的白色丝状物就是DNA.需将提取的白色丝状物溶于2mol/L的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在沸水浴条件下,观察是否呈现蓝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池塘养殖普遍存在由于饵料、鱼类排泄物、换水不及时等引起的水体污染现象,研究者设计了一种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自然池塘相比,人工养殖池塘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高,人工养殖池塘水体的N、P含量容易升高,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加之死亡后被微生物分解,引起水体的溶氧量下降,造成鱼类等死亡,进一步破坏了生态系统稳态,这种调节方式称为正反馈(填“正”或“负”).
(2)与传统养殖池塘相比,该养殖系统增加的生态工程设施有生态塘、潜流湿地.在这些设施内有水生植物、滤食动物、各种微生物,通过吸附、分解、吸收转化等方式对水体起到净化作用,有效减少水体中的等含量,增强了生态系统稳态.
(3)该养殖系统设计为前一池塘上层水流入后一池塘底部,实现水层交换,其目的有增加水中的溶氧量、提高饵料的利用率
(4)该养殖系统中串联的池塘不宜过多,否则会造成后面池塘水体中的N、P含量越来越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制作果汁时要提高果肉出汁率和降低果汁的浑浊度等,只需加入果胶酶即可
B.果胶是植物细胞壁和胞间层的主要成分之一,不溶于水
C.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均能产生果胶酶
D.果胶酶是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果胶酯酶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下面是有关食醋和泡菜制作的实验.请回答:
(1)泡菜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多种酸,其中主要是乳酸(或有机酸),还有少量的亚硝酸.对亚硝酸盐的定量测定可以用比色法,因为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应产物能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成玫瑰红色化合物.进行样品测定时,还要取等量水进行同样的测定,目的是作为对照.
(2)食醋可用大米为原料经三步发酵来制作:
第一步:大米经蒸熟、冷却后加入淀粉酶,将原料中的淀粉分解成填中间产物,然后进一步分解成葡萄糖,这一过程可用碘液(KI-I2溶液)(填淀粉指示剂)来检测,因为该试剂遇淀粉呈蓝色,遇上述中间产物呈红色.
第二步:用酵母菌将葡萄糖转化成乙醇,这一发酵过程中,玻璃发酵瓶不应完全密闭的主要原因是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CO2,使瓶内压力升高而可能引起爆裂.
第三步:用醋化醋杆菌将乙醇转化成乙酸,这一过程需要消耗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回答与酵母菌相关的生物技术问题:
(1)用葡萄酿制果酒时,不可过度清洗葡萄,原因是避免葡萄表皮上的酵母菌大量流失.
发酵装置如图,若阀a、b一直打开,最后的发酵产物是果醋(填“果酒”或“果醋”).
若想得到另外一种发酵产物,阀a、b的正确操作应为一直关紧阀a,间歇性打开阀b(或先短时间阀a、b都打开,后关紧阀a,间歇性打开阀b).
(2)具有耐高糖和耐酸特性的酵母菌是理想的酒精发酵菌种,对野生酵母菌进行诱变后通过筛选可以得到具有这些特性的突变菌,诱变及筛选过程如下:
步骤1:野生菌培养一段时间后,接受紫外线照射进行诱变处理.步骤2:制备选择培养基:在基本培养基的基础上,注意添加高浓度蔗糖(或葡萄糖)和调低pH,加琼脂后灭菌,制成固体平板.
步骤3:将诱变处理后的菌液稀释涂布平板.
步骤4:根据是否能在选择培养基上生长选出突变菌.
(3)上述步骤3的目的是获得单一的菌落.
(4)植物秸秆的主要成分为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但是酵母菌却无法直接利用,原因是缺乏相应分解酶系(或缺乏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若要使酵母菌能利用植物秸秆进行发酵制取酒精,请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在酵母菌中转入分解酶系相关基因.(列举一种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表示一个红绿色盲家系,正常基因用B表示,患病基因用b表示.

(1)该病的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人群中男性群体患病的概率比较大.
(2)Ⅰ2的基因型为XbY,Ⅱ4的基因型为XBX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关于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海洋对于调节大气CO2含量起重要作用
B.湿地生态系统有着丰富的种群基因资源
C.生物多样性越丰富,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越高
D.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含的重金属越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