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双链DNA分子中,G占38%,其中一条链中的T占该链的5%,那么另一条链中的T占该单链的(  )
A.76%B.5%C.19%D.38%

分析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
(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T=C+G,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
(3)DNA分子一条链中(A+G)/(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为1;
(4)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即(A+T)/(C+G)的比值不同.该比值体现了不同生物DNA分子的特异性.
(5)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

解答 解:已知双链DNA分子中,G占碱基总数的38%,则C=G=38%,A=T=50%-38%=12%.又已知一条链中的T占该链的5%,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T=\frac{T1+T2}{2}$,则T2=19%.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特点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重点考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要求学生能运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计算,同时要求考生认真审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白蛋白是健康人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白蛋白在肝细胞内合成后,分泌进入血液循环而分布到身体各处.下列有关白蛋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白蛋白增多,会引起组织水肿B.白蛋白减少,会使血浆渗透压降低
C.白蛋白减少,O2运输能力减弱D.白蛋白增多,可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大肠杆菌与草履虫的主要不同之处是前者具有(  )
A.拟核B.核糖体C.细胞核D.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为细胞外液
B.人体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C.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D.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象(D中细胞取自猪的血液),请据图回答:
(1)如图中,图E是大肠杆菌的结构模式图,其区别于酵母菌的最主要的结构特点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BC(填标号),A和B所示细胞都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3)B和E两类生物主要的区别是:B类生物一般含有光合色素(藻蓝素和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故其代谢类型为自养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甲表示由磷脂分子合成的人工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乙表示人的红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情况,图丙中A为1mol/L的葡萄糖溶液,B为1mol/L的乳酸溶液,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丙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原生质层.
(2)图乙中,葡萄糖和乳酸跨膜运输的共同点是都需要载体蛋白,如果将图乙所示细胞放在无氧环境中,图中葡萄糖和乳酸(填“葡萄糖”、“乳酸”或“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不会受到影响.
(3)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作为图丙中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等于(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侧液面;如果在图甲所示人工膜上贯穿上图乙的蛋白质①,再用作图丙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低于右侧液面(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4)某些药物大分子不容易被细胞吸收,但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包裹后再注射则更容易进入细胞,此实例可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性.
(5)图甲示人工膜两侧的离子存在浓度差,离子不能通过该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缬氨霉素,K+即可从高浓度一侧通过该膜到达低浓度一侧,其他离子不能通过,则K+通过该膜的方式协助扩散,缬氨霉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超级细菌”具有“泛耐药性”,对绝大多数抗生素均不敏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超级病菌的产生是人类滥用抗生素的结果
B.超级病菌来源于基因突变
C.超级病菌的细胞呼吸酶存在于质膜上
D.正常人体对超级病菌无免疫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实例与细胞膜功能联系最小的是(  )
A.抗体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
B.精予与卵细胞完成受精作用
C.质壁分离复原后的细胞不能继续吸水
D.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称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请回答与此有关的问题:
(1)用针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可观察到该后肢出现收缩活动.该反射活动的感受器位于左后肢趾部的皮肤中,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
(2)反射活动总是从感受器接受刺激开始到效应器产生反应结束,这一方向性是由突触的结构所决定的,其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3)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见图),立即刺激A端能(能、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刺激B端不能(能、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出现收缩活动,该活动不能(能、不能)称为反射活动,主要原因是该活动的发生没有依靠完整的反射弧.
(4)研究发现,在突出前膜上也存在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当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足够多时,神经递质就会与突触前膜上的受体结合,从而抑制突触前膜进一步释放神经递质,此调节机制称为反馈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